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陳甜田 通訊員 張澤棟
腹主動脈是人體腹部最大的血管,負責將血液輸送到下半身。當腹主動脈壁因老化、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原因變得薄弱時,可能會像氣球一樣膨脹,形成“腹主動脈瘤”。這種瘤體一旦破裂,血液會迅速涌入腹腔,患者可能在幾分鐘內因大出血而死亡,因此被稱為體內的“不定時炸彈”。
腹主動脈瘤破裂,死亡率高達80%以上,每一秒的延誤都可能意味著生命的流逝。
近日,濱州市人民醫院血管外科團隊成功完成一例急診破裂腹主動脈瘤腔內修復手術,將一名危在旦夕的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張先生因突發腹痛及腰背部疼痛被緊急送至急診科。急診科完善腹部CT檢查可見腹主動脈下段瘤樣擴張,腎周積液(血),考慮腹主動脈瘤破裂。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張澤棟會診后急診完善主動脈CT檢查,診斷為腹主動脈瘤破裂,同時合并右髂動脈瘤,情況十分危急。患者入院后出現血壓下降等休克表現,在血管外科主任張成德指導下,血管外科團隊迅速啟動急診綠色通道,爭分奪秒為患者實施手術。

微創手術:腔內修復術的“精準狙擊”
與傳統開腹手術相比,濱州市人民醫院采用了先進的“腔內修復術”。通過患者大腿根部的小切口,將覆膜支架輸送到腹主動脈瘤部位,像“打補丁”一樣封堵瘤腔及破口,重建血管通道。
該類手術創傷小、恢復快,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和風險。在麻醉科、手術室的緊密配合下,血管外科團隊用時1.5小時,順利為患者拆除體內這枚“不定時炸彈”!手術順利完成,患者轉危為安。

健康提醒
如何早發現?
腹主動脈瘤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癥狀,很多患者是在體檢或因其他疾病檢查時偶然發現的。因此,以下人群應特別警惕:
1. 年齡超過60歲的男性;
2. 有長期吸煙史;
3. 患有高血壓、高血脂或動脈硬化;
4. 有家族遺傳史。
建議高危人群定期進行腹部超聲或CT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重視血管健康,防患于未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