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4月21日消息,奧迪聯合上汽為中國市場打造的全新電動車型AUDI E將在4月23日開幕的2025上海國際車展上亮相,車型定名為“奧迪E5 Sportback”。在國內汽車行業,“反向合資”近兩年成為了熱詞,但在業界看來,此次算得上是傳統豪華品牌首次“反向合資”的嘗試。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車技術突飛猛進,為適應中國本土汽車市場轟轟烈烈的轉型,不少外企選擇了“打不過就加入”合作方式,“反向合資”也開始出現。
2023年7月,小鵬汽車與大眾汽車簽訂戰略技術合作框架協議、股份購買協議,大眾汽車投資約7億美元入股小鵬汽車。
隨后的2024年4月和7月,雙方又先后簽訂電子電氣架構技術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聯合開發協議,共同為大眾在華生產的CMP和MEB平臺開發行業領先的電子電氣架構(CEA)。
此外,2023年10月,Stellantis集團宣布投資15億歐元獲取零跑汽車約20%的股權,次年5月,雙方合資又成立零跑國際公司。在合作中,零跑汽車憑借自研自造比例占據整車成本70%的優勢,成為技術輸出方,Stellantis集團則利用其在全球的成熟商業布局為零跑汽車打開國際市場大門。
而在傳統自主汽車品牌中,也有不少“反向合資”案例。
2024年4月,奇瑞汽車與西班牙EV MOTORS合作,成立新的合資公司,負責開發包括奇瑞及Ebro品牌的新車型。通過收購和改造西班牙現有的日產工廠,實現在歐洲的本地化生產。根據規劃,該工廠從2027年開始在新生產線上每年生產5萬輛汽車,并計劃到2029年將年產量增加到15萬輛。
今年2月,吉利控股還與雷諾巴西公司簽署框架協議,吉利控股將投資并成為雷諾巴西公司的少數股東,雙方將通過雷諾巴西公司擴大其在零排放和低排放車輛開發和生產方面的戰略合作。吉利控股將以技術“出海”獲得在巴西本地化生產、服務網絡和市場渠道資源。
此外,長安汽車前不久也透露2025年海外市場的宏偉藍圖及未來新品規劃,設立生產基地及建廠規劃涉及東南亞、中亞、美洲等多地。吉利、奇瑞汽車也將于2025-2026年期間在越南建立工廠,加速海外布局。
當下,“反向合資”已經是中國汽車技術實力與產業發展的有力見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