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煤礦子弟到大學生,到中醫藥企業家,再到中醫藥產業發展推動者,北京博愛堂名醫館館長李俊峰完成了他人生的“三級跳”。然而,回想起最初創業的經歷,李俊峰感慨萬千:“非典之前,中醫醫生的收入和社會地位普遍都不高。他們的孩子很多都不選擇中醫職業……中醫在非典期間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之后中國中醫藥產業也有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機遇期……”。那么,是什么原因讓李俊峰選擇從事中醫事業,多次主辦“中醫影響世界論壇”,決心發起“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標準肖像繪制工程”,并為推動中醫藥產業的發展貢獻畢生力量的呢?
“北京博愛堂名醫館館長,我最看重的頭銜”
李俊峰有很多社會職務與頭銜,如“北京市中醫藥文史研究會會長”、“ 北京市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北京中醫藥學會中醫藥綜合改革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北京河南企業商會常務副會長”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常務理事”等等。但李俊峰說,他最看重的還是北京博愛堂名醫館館長。
李俊峰,上世紀60年代末出生于河南省平頂山市,父母都是平頂山煤礦的工人。青少年時期的李俊峰,是在煤礦家屬院和礦區成長起來的。之后,他也順理成章成為了煤礦子弟。當了幾年煤礦工人,李俊峰便有了更高的夢想:讀書,考大學。1990年,靠著自己的努力,22歲的李俊峰考上了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學院。畢業后,趕上平頂山煤礦機關精簡,李俊峰決定下海經商。從平頂山,到海口,再到北京,李俊峰奮斗的汗水灑遍了祖國的天南海北。
1999年,李俊峰做某藥品北京區域的總代理,正式接觸到了醫藥產業。2003年,經歷過非典的李俊峰,見證了中醫藥在非典期間做出的巨大貢獻,開始學習、了解中醫藥,以及中醫藥產業,并先后創立北京博愛堂中醫門診部、北京博愛堂醫院管理公司、北京博愛堂中醫醫院、北京博愛堂中醫藥研究所、北京博愛堂峻鋒中醫醫院等中醫醫療機構。

李俊峰介紹,北京博愛堂是一家為患者提供高質量中醫藥診療服務的中醫醫療機構,主要開展中醫疑難疾病的中醫臨床治療方案的探索、研究與實踐。博愛堂匯集了享譽京城及國內外的近200位名老中醫專家和中青年中醫專家。醫館遵循“上醫治未病”的理念,致力于中醫藥產業的發展與振興。在中醫界以及傳統文化各界專家的支持幫助下,北京博愛堂健康穩健發展,在“既病防變”、“已病早治”的基礎上,為患者提供優質的純中醫診療服務。北京博愛堂名醫館西站館也通過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審核,于2025年4月成為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
“公益事業,回饋家鄉,反哺中國中醫藥產業”
李俊峰出生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創業從事中醫藥產業。他受益于家鄉,也受益于中國中醫藥的發展。同時,他也為河南家鄉人看病、上學做出了很多優惠與捐贈。老鄉生病又沒有錢,他免費幫忙;家鄉特困學子大學交不起學費,他每年每人捐贈1萬,至今幫扶了29位大學生,有的已經是在讀博士;弘揚優秀的中華中醫藥文化,為中醫藥在世界的傳播貢獻自己的力量。

1996年出生的張風君,是李俊峰資助過的大學生之一。如今,張風君已經是上海中醫藥大學在讀博士。他說:“我從李老師的言語和行為上,體會出一位中醫企業家的使命、愿景和價值觀。特別是中醫名人畫像工程,真的是實打實的做事,為中醫的傳承貢獻力量。包括定期舉辦的中醫影響世界論壇,對中醫人才的培養和理論的發展,影響力的擴大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從李老師的身上,我學習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不斷地“利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醫的發展也必將由像李老師這樣的企業家去推動。”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標準肖像繪制工程”,共計 70 幅畫像,每幅畫像高2米、寬1米。成品已于2021年1月25日起在中國中醫藥報第 8 版專欄進行刊登,并計劃于 2025 年出版發行。對此,中醫史學泰斗、中國中醫科學院榮譽首席研究員、資深研究員李經緯評價:“這是中醫藥 學頂天立地的工程,意義非常深遠!”
“中醫影響世界論壇,推動世界中醫藥產業發展”
當前,中國中醫藥產業發展依然面臨很多問題。為了推動中國乃至世界中醫藥產業的發展,2008年6月發起李俊峰發起并主辦了公益性學術論壇“中醫影響世界論壇”。
“中醫影響世界論壇”目前已經舉辦了30次會議,均取得圓滿成功,會議文獻成果達400萬余字。隨著論壇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中醫影響世界論壇”已經逐步發展成為研討醫學、文化、健康領域的一塊陣地。

2014年,博愛堂聯合北京大學合作舉辦北京大學國學國醫班。該班邀請我國著名的國醫藥及儒學、佛學、道學與傳統藝術等領域的專家學者親自授課,講授中華文明的核心理念,傳授國醫藥及健康的國醫知識。
由北京博愛堂、北京市中醫藥文史研究會發起的中醫人講述中醫故事的活動《中醫小事》,以視頻訪談、個人講述的方式,從多方面挖掘中醫藥學和中醫藥文化的豐富內涵,從多角度充分展現傳統醫學與當下每個普通人的密切關系。
博愛堂還發起舉辦北京中醫協會中醫跨學科傳承工作委員會中醫跨學科傳承班(公益班),計劃于2025年4月開班,旨在培養具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底蘊的,擁有多學科知識且掌握中醫藥技能技藝的真正熱愛中醫的新時代的中醫藥人才。
2025年,經中華慈善總會批準,博愛堂發起了“中華慈善總會名醫走基層工程”項目,組織開展系列健康醫療幫扶慈善活動。本項目搭建名醫下鄉、村醫進城、聯合會診等醫療服務體系,開展鄉村醫生醫藥知識培訓,為基層建立實用人才培養體系,培養高水平的醫療衛生人才,為基層群眾提供基本、安全、便捷、經濟的醫療衛生服務,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奠定堅實的健康根基。
博愛堂還計劃組織舉辦“中華民族名醫故里尋根暨道地藥材考察暨傳播中醫藥學、中醫藥文化30年工程”,將花費20年以上時間對“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代表人物標準肖像繪制工程”中的70位名醫故里(出生地、成名地、去世地等)進行深入地實地考察和探尋。
上述項目,對普通人看來,都是很難實現的巨大工程。而對于李俊峰來說,他已經堅守了很很多年,有些事業早已踐行,有些也即將踐行。所有的這些,也都是為了推動中國乃至世界中醫藥產業的發展。
在我前行的道路上,也得到了張伯禮等中醫大家的指導,還有很多醫療、醫藥行業有關企業家的支持。中國中醫藥產業的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中醫影響世界不是空談!”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