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的晚間,小米集團(1810.HK)董事長雷軍在微博上配圖發文“用小米15Ultra解鎖武漢大學夜櫻之美”。
此時,距離一場奪去三位年輕女孩生命的嚴重交通事故已經過去了兩天時間。她們駕駛小米SU7在安徽德上高速發生碰撞,車輛燃燒起火。三人均未能幸免于難。
事故發生后的整整三日,小米官方對這起事故保持沉默,致使集團遭遇汽車業務上線以來的最大信任危機。
4月1日,距離事故發生超過72小時后,雷軍終于在微博發聲:“29日晚上的這起事故,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三位年輕女孩不幸離世,這樣的消息,對她們的家人、朋友,乃至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難以承受的悲痛。我代表小米,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也向她們的家人致以誠摯的慰問。”
截至4月2日港股收盤,小米股價44.55港元,跌4.19%,較3月19日59.45港元的歷史高位跌去25.06%。此次事故發生以來,小米集團股價連續三個交易日下跌,總市值蒸發超過1200億港元。
沉默的72小時
2025年3月29日22時44分,安徽德上高速池祁段施工改道區域,三名女大學生駕駛無激光雷達小米SU7標準版,結伴前往安徽池州參加事業編制考試。
當晚22時44分26秒至28秒之間,車輛以97km/h碰撞護欄,電池包爆燃,車體起火。事故最終導致3名乘員死亡。
當日深夜,事故現場視頻在多個網絡平臺傳播,但由于諸多因素,并未登上相關平臺熱搜或引發大范圍傳播。小米官方與雷軍本人,也并未在當日或次日進行及時回應或表態。
從個人微博動態來看,雷軍在29日首次參加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并分享了歐陽明高院士講解的固態電池技術路線研判;事故發生前一個半小時,雷軍分享了小米汽車與小米Ultra Club車主聚會的現場照片。
事故發生次日,30日早間7時49分,雷軍按照慣例分享了自己的健身打卡,系2025年第41次;12時18分,分享了一張北京春天的櫻花圖。
時間又過了一日,來到3月31日的7時43分,雷軍轉發了一組第三期小米汽車工廠員工家庭開放日活動照片,表示“感謝小米家屬們的支持”;12時42分,雷軍又轉發了一組湖北文旅官方賬號的櫻花圖,配文“三月春光正好,四月天也非常不錯,都是拍照的好日子”;15:50分,雷軍轉發適配小米SU7 Ultra 全尺寸輪胎的銷售廣告;17時20分,雷軍轉發了一則SU7 Ultra交付車主高女士的《小米車主故事》;18時28分,雷軍披露小汽車開店新進展;20時5分,雷軍配圖發文“用小米15Ultra解鎖武漢大學夜櫻之美”;20時54分,雷軍分享了2025小米徠卡影像大賽攝影師的創作手記。
手機和汽車是小米最重要的兩項業務,雷軍的微博內容也主要是圍繞這兩者展開。
小米的官方微博,也對3月29日的事故保持沉默,直到4月1日的中午。
小米官方微博披露了事故發生時的部分細節:事故發生前車輛處于NOA智能輔助駕駛狀態,以116km/h時速持續行駛。事發路段因施工修繕,用路障封閉自車道、改道至逆向車道。車輛檢測出障礙物后發出提醒并開始減速。隨后駕駛員接管車輛進入人駕狀態,持續減速并操控車輛轉向,隨后車輛與隔離帶水泥樁發生碰撞,碰撞前系統最后可以確認的時速約為97km/h。
一邊是逝去的生命,一邊是密集的小米汽車宣發、武漢大學夜櫻之美。目前尚不得知雷軍何時掌握這起事故的信息。
不過,直到4月1日22時19分,雷軍才正式發文回應此次小米汽車事故,表示小米團隊已第一時間成立了專項小組,30日趕赴現場,31日配合警方調取并提交了小米掌握的車輛數據。
“等到此時,我覺得我不應該再等了,我必須站出來,代表小米承諾:無論發生什么,小米都不會回避,我們將持續配合警方調查,跟進事情處理的進展,并盡最大努力回應家屬和社會關心的問題。”雷軍表示。
安全應該得到最大的聲量
小米汽車事故爆發后,當事人家屬在社交平臺持續發聲。
微博認證為“當事人家屬王女士”的微博用戶“詩雨370491153”在4月1日13時42分發文復述事故經過,她強調:從事件發生到她發文,小米沒有人聯系過她,也沒有人打過慰問電話。
小米汽車官方稱:截至發文,小米汽車尚未接觸到事故車輛。3月31日,在警方指導下,小米汽車嘗試于4月1日下午與家屬會面。截至此次答網友問發出時止,小米汽車仍在等待會面通知。
小米集團自2010年成立至今,小米品牌與雷軍個人品牌的打法,已成為一個顯性方法論,《參與感:小米口碑營銷內部手冊》中披露小米品牌三個戰略:做爆品、做粉絲、做自媒體;三個戰術:開放參與節點、設計互動方式、擴散口碑事件。
作為整個小米品牌的基石,雷軍個人一直代表小米集團的對外形象。這一特征在小米汽車正式發布后達到頂峰,雷軍個人在社交網絡端、創業者群體、電子消費群體內,成為了某一類精神圖騰。“雷軍個人抵過一支市場營銷團隊”的說法,也引發多家新能源汽車創始人爭相模仿。
這種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許多人基于對雷軍、小米集團的信任,而購買了小米汽車。小米SU7上市11個月銷量就超過了32萬臺。
事故發生之前,小米集團正為新一輪新能源汽車行業競賽儲備子彈,配售8億股股份,籌資約425億港元,用于加速業務擴張等。
中國汽車產業經歷了劇烈的變動。在上半場的電動化進程中,小米等中國企業抓住了發展契機,現在汽車產業已經進入了智能化下半場。不管是電動化,還是智能化階段,已經有不少安全事故發生,消費者的安全并沒有得到充分保障。
3月29日的事故,對所有車企都是一次警醒。車企為自己產品大聲吆喝,希望得到公眾的認可,無可厚非。但汽車是承載安全的產品,安全不應在發展過程中被忽略,企業發展速度更不應被置于安全之前。
商業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讓商業實現最大化現實意義?雷軍此前認為是效率,是商業給最多的人群帶來最大化的美好幸福感。而在技術尚未成熟的智能駕駛領域,或許“幸福感”該讓位“安全感”了。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