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孫淑玉 通訊員 李成修 李添祎 李凌峰
當93歲高齡患者遭遇結腸穿孔、感染性休克、800毫升腹腔積膿、血壓驟降至80/46mmHg的致命連環暴擊,同時疊加心律失常、房顫、心功能Ⅲ級、甲狀腺功能減退、墜積性肺炎、慢阻肺等多重基礎疾病,一場驚心動魄的生命保衛戰在煙臺毓璜頂醫院萊山院區打響——麻醉團隊以“微克級”精準用藥鑄就生命防線,普通外科專家120分鐘完成超極限手術,重癥醫學科等多學科聯手兩度逆轉血氧“死亡臨界值”……歷經18個晝夜的生死博弈,煙臺毓璜頂醫院多學科醫療團隊通力協作,帶垂危老者沖破高齡手術禁區,重燃生命之光。

呂忠船(左二)團隊在討論患者病情。
九旬老人突發危重急癥多科專家緊急會診
3月17日深夜,煙臺毓璜頂醫院萊山院區收治了93歲高齡患者孫老先生。因突發全腹部刀割般疼痛兩日,老人入院時已出現意識模糊、四肢濕冷等感染性休克癥狀,血壓低至80/46mmHg,心率達140次/分(房顫律)。急診CT顯示其腹腔大量游離氣體,最終被確診為“結腸穿孔伴感染性休克”。
面對穿孔兩日、合并房顫、心功能Ⅲ級、慢阻肺等多種基礎疾病的超高齡患者,普外科呂忠船主任團隊認為手術是唯一生機,但風險極高。于是,他們迅速啟動多學科會診。經評估,最終制定了“術前優化-精準手術-術后重癥管理”三步搶救方案。與此同時,心內科、麻醉科、ICU等科室同步介入,為手術爭取黃金時間。
精準麻醉聯合損傷控制手術突破高齡禁區
0時10分,孫老先生被推入手術室。麻醉團隊精準調控僅為常人1/3劑量的麻醉藥,確保循環穩定。術中發現腹腔積膿達800ml,腸管嚴重水腫,手術團隊采用“損傷控制”理念,在120分鐘內完成了結腸部分切除、造瘺及腹腔沖洗,術中出血僅20ml。

團隊手術中。
術后孫老先生轉入ICU,先后闖過了感染關、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等多重危機。術后第3天,孫老先生病情暫穩轉入普通病房。然而,術后第5天,老人突發心衰、血氧飽和度驟降至60%,再次轉入ICU。煙臺毓璜頂醫院緊急組織心內科、呼吸內科、感染科聯合會診,通過精準用藥、營養支持及多器官功能維護,老人再次被從生死邊緣拉回。
18天創造生命奇跡家屬致謝多學科團隊
經過18天的精心救治,孫老先生從依賴呼吸機和血管活性藥物,逐步恢復至獨立行走、生命體征平穩。4月4日出院當日,家屬激動地向醫護團隊致謝:“是你們給了老人第二次生命!”
“當我們把每個科室的‘專業孤島’連成‘生命大陸’,年齡的數字就不再是救治的壁壘。”呂忠船表示,今后,科室將繼續通過聯合外科、內科、營養科、康復科等學科,打造“從評估到康復”的全周期照護體系,讓更多高齡患者在生命的“最后一公里”,依然能感受到醫學的溫度與力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