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消息,全球化智庫(CCG)副主任高志凱近日公開表示,按PPP計價中國經濟已超美國。
按照高志凱的說法,美國將中國視為"步步緊逼的敵人"源于認知錯位。
他列舉多組數據證明中國早已比美國大了:按購買力均價計算,中國經濟規模已達美國130%左右。中國鋼鐵產量占全球半數以上,工業用電量等指標均遠超美國,汽車產量更是美國的3倍。
但他客觀承認中國人均收入仍存差距。高志凱強調中美各具優勢領域,不應簡單定義為競爭關系。
更早前,經濟學家許定波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按購買力算的話,中國經濟規模已經趕上美國。
“按購買力算早已經趕上了。事實上匯率波動和通脹影響了名義GDP的比較!如果用購買力平價(PPP)衡量,中國實際GDP早在2017年就超過了美國,2021年更是比美國高出25%!”
在許定波看來,匯率長期由貨幣購買力決定,而人民幣的購買力被嚴重低估。中國經濟潛力巨大,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和內需擴張仍在持續。對中國經濟,我們不必悲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