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21日訊(記者 吳蔚玲 沈嬌嬌)美團與京東之爭持續升級。繼今日上午,京東官微直言有競對平臺強迫騎手“二選一”后,雙方博弈進入白熱化階段。
財聯社記者今日多方采訪獲悉,受訪騎手、商家反映暫未遭遇“二選一”等強迫性規則,部分騎手已開啟多平臺接單模式。在京東的迅猛攻勢下,部分商家單量提升明顯,外賣員轉投京東“懷抱”,此前由餓了么、美團主導的外賣市場格局,正悄然被改寫。
商家、騎手密切“觀戰”
“目前暫時還沒有接到美團不讓上京東的消息”“今天還是所有的平臺都在跑,包括京東和美團”“我們目前三個外賣平臺都上了,(美團)應該管不到商家。”今日,財聯社記者在長沙、上海兩地多方采訪商家及外賣員了解到,目前暫未受到平臺“二選一”的影響,受訪的大部分商家和外賣員依然全平臺覆蓋。
“全職的美團騎手是不能夠直接接京東平臺訂單的,但可以接外溢的訂單。”一位來自上海的美團騎手對財聯社記者說,當其他平臺訂單太多,或者下雨天接不過來的時候,美團的全職騎手也可以在美團的平臺上接到餓了么、京東等其他平臺的訂單。
一些騎手則會多平臺接單。一位來自長沙的餓了么專送騎手告訴財聯社記者,京東上了外賣之后,現在偶爾也會接京東的訂單,但單量不多,“像今天,京東大概就跑了20單左右,餓了么平常能跑五六十單,周末的話可以到七八十單。”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京東與美團的這場公開交鋒,或源于社交平臺。上周六,美團官微發布消息稱,近日在社交平臺上有言論稱“美團封殺騎手去某平臺跑單”“不要跑去某平臺,查到就是永久封號”等,相關內容不實。
今日晚間,美團方面再度提到,全球沒有任何平臺有動力、有能力去約束外賣騎手的接單選擇。美團從未限制騎手在餓了么上接單(單量為某平臺數倍),未要求騎手不跑閃送、順豐等其他即時配送平臺,同樣更沒有任何理由對某平臺進行任何限制。
京東方面則表示,將保障騎手權益,對于被競對平臺封殺的騎手,京東保證給與足夠單量,確保收入不降;加大全職騎手招聘力度,未來三個月將招聘名額由五萬名提高到十萬名;同時對優先對騎手的對象安排工作,并承諾對兼職騎手永不強迫“二選一”。
京東強勢進攻 改寫外賣市場格局
值得關注的是,這場“大戰”,折射出外賣行業的激烈競爭。在京東百億補貼、給騎手五險一金等輪番攻勢下,此前以美團、餓了么為主導的外賣市場格局,正在發生松動。
“京東平臺的外賣單量,從之前的每天二三十單,現在已經提升到每天100多單了,反而美團平臺現在一天只有20多單了。”上海一家庫迪咖啡門店的店員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京東官微此前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京東外賣上線40天,日訂單量已突破100萬,“0傭金”政策下,平臺上大量商家月銷訂單量突破2000單。
京東平臺單量猛增的背后,是百億補貼下客單價下降。前述庫迪咖啡店員告訴財聯社記者,例如一杯9.9元的拿鐵,在美團上是原價,京東上因為有補貼,實際售價只要5.9元,對消費者產生較大的吸引力。“京東外賣開通后,我們門店的日銷量從三四百杯提升到了五六百杯,但因為有平臺補貼,所以我們在京東和其他平臺賺到的錢是一樣多的。”
與此同時,有商家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京東的抽成也會更低,“京東的平臺對商家還是很友好的,目前平臺抽點不到百分之十,其他平臺的抽點大概在百分之二十左右。”
另一方面,京東平臺對騎手的友好政策正在吸引騎手“倒戈”。來自美團全職、餓了么專送、眾包等不同渠道的多位外賣員均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對比來看,京東外賣的派送單價較其他平臺高1~2元。此外,在五險一金政策的吸引下,前述餓了么專送騎手已經開始申請京東的專職外賣。
在京東的迅猛攻勢下,美團和餓了么也開始“反擊”。如餓了么推出“騎手權益月懇談會”,公開外賣調度算法的原理和機制,促進平臺與騎手之間的良性互動;美團官微今年以來,公布了多份關于保障騎手、商家公平權益的數據,包括打擊騎手外掛軟件等。
在京東看來,外賣市場并非“你死我活”。京東集團CEO許冉在本月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提到,外賣行業是一個寬廣的賽道,第一它的市場規模很大,第二增長依然還很快,完全容得下多個平臺。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在線餐飲外賣行業市場規模為1.64萬億元,預計到2027年將達到1.96萬億元,其中下沉市場將成為重要增量來源。艾媒咨詢指出,隨著一二線城市市場飽和,未來增長動力將更多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和鄉鎮地區。
(財聯社實習記者曾家奕對本文亦有貢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