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婚介市場服務需求逐漸旺盛,但也滋生一些違法犯罪亂象。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通報的有關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2025年3月,檢察機關辦理婚介行業犯罪1546人。檢察機關辦案發現,一些不法分子以婚介之名實施詐騙,個別婚介機構違法從事涉外婚介業務,一些婚戀網站甚至成為犯罪引流媒介。
“天上無云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痹谥袊幕橐黾奕⒅?,媒人發揮著牽線搭橋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古時,盡管單身男女兩情相悅,也會請媒人登門說媒,否則就與禮不合。當然,社會在發展,媒人的形式也在發生著改變。如今的單身男女想要“脫單”,婚介服務市場已經成為重要的渠道之一。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單身男女會在婚介所組織下開展各式各樣的交友活動。也不僅如此,打開互聯網,相關婚戀網站也有很多。借助線上線下婚介機構的牽線搭橋,客觀上也促成了不少婚姻。
在看到成效的同時,也要看到存在的問題。比如,隨著互聯網不斷普及,形形色色的婚戀網站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一些婚戀網站就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在利益驅使下,一些犯罪團伙通過婚戀網站物色犯罪目標,有的甚至在相親交友類社交平臺上誘騙他人參與賭博活動,涉案金額多達上千萬元。在這種情況下,婚介服務市場的正常生態遭到了嚴重破壞。特別是一些婚戀網站,由于對注冊會員信息審核不嚴,已經越來越成為不法分子虛構身份實施詐騙的重災區。
那么,如何解決存在的問題?關鍵一環就是婚介機構應秉持誠信經營理念,自覺遵守法律規定。從這個層面來看,要結合實際情況,推動制定或完善針對婚戀服務機構的法律法規。與此同時,也應建立健全婚戀市場準入機制,嚴格審查婚戀服務機構的資質和經營范圍。針對一些不法分子以婚介之名實施詐騙、個別婚介機構違法從事涉外婚介業務等亂象,必須加大監督檢查力度??梢钥紤]設立“紅黑榜”獎懲制度,通過投訴處理情況等因素對婚戀服務機構進行綜合評定,曝光處罰投訴率高的機構。
就現實而言,近年來隨著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出臺,對保護征婚當事人信息也提出了新要求。而今在加強監管、引導婚戀服務機構強化自律同時,也應向公眾普及預防知識,幫助其樹立正確理性的婚戀觀。對于廣大群眾而言,要樹立正確的交友觀、婚戀觀。保持警惕,不輕易相信婚介機構的虛假宣傳和高額承諾,避免掉入合同陷阱,就是關鍵一環。如發現婚介機構存在違法犯罪行為,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多措并舉之下,婚戀市場將更加純凈健康。(楊飛)
初審: 羅丹 復審: 孫曉云 終審: 張彥梅 吉網新聞熱線:0431-82902222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