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4月21日消息(記者 張野)4月20日,首屆五源河自然藝術季“公眾互動日”在??谖逶春訃覞竦毓珗@開放,吸引超過200名市民與游客到場參與?;尤赵O置了生態藝術漫步、參與式戲劇工作坊、主題沙龍及共創魚拓畫等多個環節。

藝術作品《我們從何而來》。??谑猩鷳B環境局供圖
活動在熾烈的陽光中拉開序幕,??诋z榃濕地研究所所長盧剛及策展人吉木共同帶領公眾沿五源河河岸漫步,逐一觀賞剛剛落地的多組藝術作品,并與藝術創作者即時交流。本次展出的藝術創作成果形式多樣,涵蓋組合裝置、警示牌、AI生成影像、音樂作品及文獻展等多種類型。
藝術創作者以五源河及其周遭環境、動植物為創作對象,通過作品探討了入侵物種治理、蜂虎和花鰻鱺等關鍵物種保護,以及濕地再野化實踐等生態議題。

博物畫家丁昊以五源河河泥繪制的花鰻鱺。海口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與藝術導覽同期進行的“回到一條河流”參與式戲劇工作坊,主要面向周邊社區居民、濕地生態教育者、濕地保護行動者以及受到五源河啟發的藝術創作者等群體,提前招募了3名志愿演員和約25名故事講述者,通過即興舞蹈和“一人一故事”參與式戲劇工作坊,引導參與者以身體感知五源河,思考人與河流的關系,進而鼓勵他們關注、參與五源河的生態保護工作。
下午,花鰻鱺的“瓊游”主題沙龍如期而至。該沙龍以國家二級保護物種花鰻鱺為探討對象,邀請了五源河生態調查一線工作者、本屆藝術季入選藝術家、長流鎮本地作家、民俗研究和生態農法實踐者等五位嘉賓,共同梳理花鰻鱺在長流地區的歷史記憶與保育現狀,此外,嘉賓們還對比了鰻魚這一物種在其他地區文化、產業、保育等方面的研究和實踐。

嘉賓王才群先生(左三)在主題沙龍中分享關于花鰻鱺的歷史經歷。海口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公眾互動日”雖已圓滿落幕,五源河自然藝術季的精彩仍在繼續。5月11日,藝術創作團隊“臨時移動小組”將發起共創“鰻”游地圖的沿河行走工作坊。隨后,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與6月5日(世界環境日),更多面向公眾的延伸活動即將登場。

孩子們參與活動。??谑猩鷳B環境局供圖
本屆五源河自然藝術季由??谑猩鷳B環境局、??谑辛謽I局及??谑行阌^政府主辦,??谑袧竦乇Wo管理中心、海口市環境信息和宣教管理中心、??谑行阌^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及??诋z榃濕地研究所承辦,并得到螞蟻森林公益保護地項目及多家共創單位支持。南海網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由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復制、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系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知識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nhwglzx@163.com. 責任編輯:林鴻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