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李從偉 丁安順 通訊員 宋宇
“該研究成果突破傳統造紙技術,建立全鏈條減污降碳與資源循環技術新體系,創制綠色造紙新范式……”
“我們創新使用黃河泥基材代替部分陶瓷禁采原來,實現變淤為寶,實現成本節約30%,同時大大緩解自然資源枯竭問題……”
“在防水功能設計上,我們在宣傳架頂部安裝防水橡膠,外壁兩側開設水槽,有效避免雨水泡壞海報,保護宣傳內容,延長宣傳架使用壽命……”
…………
4月16日,山東理工職業學院圖書館多功能廳,臺上,來自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理工職業學院、濟寧職業技術學院的科研團隊依次進行專利技術路演。臺下,濟寧市輕工產業鏈的企業代表認真傾聽。
當天,濟寧市輕工產業鏈專利轉化供需對接會舉行,為高校、科研院所和廣大企業提供專利轉化供需對接平臺,促進雙方合作交流,加強專利轉化運用,推動輕工產業創新發展。

除了項目團隊進行專利技術路演推介,對接會上,濟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還與齊魯工業大學簽訂了山東省區域定向專利許可試點協議,與山東理工職業學院簽訂共建知識產權deepseek運用大模型協議,9家企業現場簽訂專利轉化意向。
為促進輕工產業專利成果高效轉化,推動高質量發展,濟寧輕工產業鏈專班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對正在推進的產業鏈重點項目逐個研究實施路徑、措施,加快項目落地。廣泛開展一線調研,為企業提供“一對一”服務。組織供需對接、銀企對接活動,幫助企業強化專利應用,拓展銷售渠道。高校、科研院所充分發揮創新源頭作用,立足產業發展需求,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產出更多高質量、高價值的專利成果,積極主動與企業開展合作,推動專利成果的針對性研發和轉化,讓更多“實驗室成果”走向“生產線”。“鏈主”企業主動出擊,聯合上下游配套企業,依據市場需求,精準規劃產能、優化生產排期,加大數字化投入,開展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應用等深度轉型,用市場需求的“指揮棒”牽引產業鏈的發展方向。
據悉,“鏈長制”工作開展以來,濟寧輕工產業發展成效明顯:今年1-2月份,輕工產業鏈營業收入11.01 億元,增幅1.4%,增加值增幅9.4%,11家企業升規納統,新上和技改項目開工率為100%,工業投資增幅168.3%、工業技改投資增幅100.1%,提高幅度分別在15條產業鏈中排名第一、第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