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中央企業累計實現增加值2.6萬億元、利潤總額6462.7億元,有效投資持續擴大,“兩重”“兩新”重大項目總投資破萬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含房地產)8513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6%。
4月18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視頻會議,通報中央企業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組織簽訂經營業績責任書,研究部署下一階段工作,壓緊壓實責任推動中央企業堅決完成全年生產經營目標任務。
持續擴大有效投資
今年以來,中央企業主要經營指標穩中向好。發售電量、航空運輸總周轉量、集裝箱吞吐量、原油原煤產量等重要實物量指標穩定增長,經營效益增長跑贏大市、領先行業,實現了“開門紅。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梁表示,一季度,中央企業統籌推進發展與改革,保持穩健發展態勢,在穩定宏觀經濟運行中發揮了支撐作用。
國資委表示,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不少困難,既要正視困難挑戰,對中央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因素做到心中有數,也要增強戰略自信,充分認識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積極因素和有利條件,更加積極主動作為,聚焦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這一根本要求,進一步強化“五個價值”的鮮明導向,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堅決有力服務國家戰略大局,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外部形勢的不確定性,關鍵時刻切實發揮中央企業頂梁柱、壓艙石作用。
2025年中央企業發展目標為“一增一穩四提升”,即利潤總額穩定增長,資產負債率保持總體穩定,凈資產收益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營業收現率4個指標同比提升。
國資委要求,各中央企業要錨定“一增一穩四提升”目標不放松,奮發進取、真抓實干,全力以赴完成好今年各項目標任務。要搶抓政策機遇鞏固發展勢頭,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加快“十四五”規劃項目落地,聚焦“兩重”“兩新”布局一批強牽引、利長遠的重大項目,持續抓好降本增效,不斷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經營質量,強化內外部協同,深化與其他企業合作,優勢互補、共贏發展。
近期不少中央企業發布一季度經營業績。一季度中國船舶集團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6.6%,營收利潤率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民品產業新接合同金額同比增長13.7%。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國際市場份額位居全球造船集團第一位,收獲首季經營業績“開門紅”。
哈電集團稱,一季度營業收入、利潤總額、正式合同簽約額、全員勞動生產率等關鍵指標同比大幅躍升,全面實現首季“開門紅”。聚焦“雙碳”目標,在煤電、水電、核電、氣電及新型儲能領域,以先進的研發技術斬獲多個重大項目訂單。
國家電網加快電網投資建設,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截至3月底該公司電網投資同比增長27.7%,創一季度歷史新高。中國大唐加快綠色能源轉型發展,大中型基建投資額同比增長17.08%。
擴大有效投資是今年央企工作的重點之一。國資委年初表示,今年將推動中央企業在產業煥新上再加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投入倍增計劃落地生效,在新產業新賽道上接續謀劃,集中資源加大投入、加快培育、加強協同;在設備更新上再加力,引領全行業形成規模效應,拉動全社會投資增長。
中國企業聯合會特約高級研究員劉興國認為,國資央企加大投資力度,既是為了助力全年增速目標的實現,也是為了滿足自身持續發展的需求。從短期看,是要盡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拉動有效需求增長;而且國資央企的投資會產生帶動效應,帶動更多社會資本的投資增長。從長期看,則是為了形成更大生產能力,為持續發展打好堅實基礎。
以改革促發展、增后勁
今年是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收官之年。
國資委在會上表示,中央企業要依靠改革創新增強活力動能,加快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加快攻克“卡脖子”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加快提升產業發展的含金量;要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加快以改革促發展、增后勁。
2023年啟動實施的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提出了“三個明顯成效”的主要目標:要在增強國有企業服務國家戰略功能作用上取得明顯成效,在推動國有企業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上取得明顯成效,在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和培育專精特新企業上取得明顯成效,更好實現經濟屬性、政治屬性、社會屬性的有機統一。
截至去年底,各地、各中央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主體任務平均完成率超過70%,深化提升行動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李鎮日前在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2025年第一次專題推進會上表示,各地國資委、各中央企業原則上要爭取今年前三季度基本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既定任務,最后一個季度全面掃尾提升。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