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貿易立國的新加坡,對于4月2日的意義有怎樣的理解?
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日前與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的對話引發廣泛關注。他在對話中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宣布所謂“對等關稅”后,世界就進入了新階段,國際自由貿易規則被打破,讓這個世界變得“不太友善”。
這似乎也代表了新加坡對于特朗普政府所謂“對等關稅”的認識,新加坡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4月4日就表示,所謂“對等關稅”的宣布,標志著全球秩序發生重大變化,基于規則的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時代已經結束,如今人們正進入一個更加武斷、充斥著保護主義以及危險的新階段。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新加坡是東盟內最推崇自由貿易的經濟體,高度依賴全球貿易體系,所以新加坡對國際貿易規則變化十分敏感,相應的政策調整往往也會更及時。
“‘美國優先’本質上是零和博弈”
對于所謂“對等關稅”背后“美國優先”的邏輯,李顯龍在前述對話中說道:“美國只要自己過得好,并不在乎其他國家是否過得好。特朗普最近說:‘如果我們達成一個對美國真正公平和好的交易,而不是對其他國家有利的交易,這就是美國優先’。”
他表示, “美國優先”本質上是零和博弈,美國推動的是“本質上截然不同的世界”,其戰略核心并非“共贏”,而是“非贏即輸”。美國加征關稅可能迅速引發美國自身經濟衰退,同時波及世界其他地區。“這不僅對新加坡有重大影響,對整個世界都有重大影響。”李顯龍強調,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退出國際規則體系將對世界其他國家造成顯著沖擊。他說,小國會遭受損失,因為它們沒有議價能力。但大國也很難幸免,因為規則破壞后造成了很多混亂和不確定性。
對于一些人期待的美國會在所謂“對等關稅”上有所妥協,李顯龍顯然并不樂觀。他說,新的關稅,將會持續很長時間,不會很快消失,因為一旦開征,市場受到保護,就很難取消。人們會習慣它。
李顯龍通過舉例說明,美國關稅政策導致一些企業被迫遷往美國投資,但在實際運營中卻面臨高成本和招工難等問題,競爭力不足。然而,一旦這些工廠建成,它們就會依賴關稅保護,如果美國政府要取消關稅,他們就會說:“我會完蛋的,請幫幫我。”因此,美國政府很難輕易取消已實施的關稅。
他總結道,美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高關稅,到2000年關稅降至1%,花費了近80年的時間,“所以現在,如果關稅上升,就會維持一段時間。如果美國想降低關稅,我認為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不會消失,將是一個長期問題。”
“游戲還可以繼續”
受外部環境急劇改變,尤其是美國對全球多國加征關稅,加劇全球貿易沖突,嚴重打壓全球貿易及消費信心,新加坡貿工部于4月14日將該國2025年經濟增速的預期下調至0%-2%區間。
新加坡政府新成立的經濟韌性工作組16日正式亮相,它的主要任務是應對美國實施所謂“對等關稅”給全球經濟帶來的重大不確定性。新加坡金融管理局14日也采取了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以支持經濟發展。
面對危機,以往新加坡屢次成功脫身,不過李顯龍提醒道,此次危機有所不同,以往的世界運作正常,新加坡在復蘇后可以重新融入。他說:“這次,我們還過得去,但世界就不太好,我們必須盡力在這個不太友善的世界中照顧好自己。”
李顯龍同時表示,并非沒有解決之道。“美國退出,游戲還是可以繼續。同樣地,在全球貿易體系中,如果美國不再愿意遵守規則,其他國家還是可以在彼此開展貿易時維持這個體系,我認為這很重要,這對新加坡這樣的國家非常重要。”李顯龍說。
他強調,新加坡必須繼續支持自由貿易、多邊主義、世界貿易組織,以及努力維持這個體系的運作,防止它崩潰。新加坡具體的做法包括與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支持自貿協定,以及加速東盟一體化。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