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底,一只名叫“智慧”的黑背信天翁迎來了自己74歲的生日。
早在1956年,智慧就戴上了來自科學家羅賓斯的腳環(當時年齡可能是5歲,剛到性成熟年齡,也可能更大),到今年則至少75歲了。
信天翁“智慧”,圖源skynews
去年,智慧還和自己的伴侶生下了孩子,而在過去的二十年中,智慧已經生下來十幾枚蛋了。
記錄它的科學家羅賓斯,在2017年以98歲高齡去世,但智慧卻依舊以高齡之身活著。
約1.72億-1.64億年前,一些小型、帶著羽毛的獸腳類恐龍和其他恐龍分家,它們就此演化出了較短的尾巴以及飛行的能力,還有胸部發達的龍骨突,最終化作了今天的鳥類。每年的四月愛鳥周,也是屬于它們的日子。
4月1日是國際愛鳥日,就來說說這些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鳥類的一些秘密吧。
“長壽鳥”的趣事
除了74歲還能生娃的信天翁,一些大型的金剛鸚鵡也是鳥里面的壽星。
英國首相丘吉爾養過的藍翅金剛鸚鵡就是典型的例子(它還會罵希特勒這個發動二戰的元兇)。
這只鸚鵡名叫查莉,據說一直活到了21世紀(當時已經超過了百歲),晚年甚至繼續在辱罵希特勒和德國納粹。
這只長壽的鸚鵡,圖源文章Having a chat with Churchill's parrot and - at 114-years-old - one of Reigate's oldest residents
鳥類壽星通常是圈養出來的
學界發現,一些鳥類里面的壽星個體往往是圈養的。畢竟,圈養下的鳥兒沒有擔驚受怕,也有人精心照料。
而在野外,老年個體就會容易受到其他天敵的侵襲,自然不利于“老壽星”的篩選。
不過,正如獸類中亞洲象、南露脊鯨這樣的“大家伙”壽命不短一樣,鳥類里一些“大家伙”壽命也長。
圖中這是名叫“餅干”的一只米切氏鳳頭鸚鵡,吉尼斯紀錄認證最長壽的鳳頭鸚鵡。圖源https://lafeber.com/pet-birds/worlds-oldest-cockatoo-passes-away-celebrating-cookie/
各種大型金剛鸚鵡、一些鳳頭鸚鵡等便是長壽的例子。這些鳥壽命達到五十年上下,甚至更長都沒有問題。前面提到的信天翁和南美洲的安第斯美洲鷲,也是五十歲上下的老壽星。
鸚鵡里面不會飛翔的鸮鸚鵡可以活到六十歲。最大的鴕鳥可以活到四十歲,圈養條件下也有五十歲的長壽記錄。
而我們熟悉的多種中大型鷹形目,在野外壽命則是十幾年到三十年,根本不存在什么“能活七十年且會在四十年的時候重生”的事情。
安第斯美洲鷲,圖源coravesbirdingtours.com
鸮鸚鵡,圖源ebird
一些在海上遷徙的海鳥,也常有活過三十年的鳥。小個體的很多鳴禽壽命就短了,相比之下,鳴禽里面最大的普通渡鴉則有23歲記錄。
基于鳥類環志的相關記錄,一只禿鼻烏鴉活到了至少22年半左右,而一些小型的涉禽則有活過30年的記錄。
禿鼻烏鴉,拍攝于國家動物博物館
中國的鳳頭鸚鵡在哪里?
上面既然說到了鳳頭鸚鵡,那就來說說中國本土的鳳頭鸚鵡吧。
或許到這里有人可能會質疑:鳳頭鸚鵡的家鄉不是在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還有印度尼西亞等地嗎?怎么中國也有了?
這還得追溯到之前香港的寵物貿易了。曾有人在這片土地上把鳳頭鸚鵡當作寵物飼養,但是后來它們依舊是逃逸出去,到了野外。
香港的氣候溫暖,鳳頭鸚鵡們自然適應了這里。它們倒是沒有和荒島上的流浪貓,或者是中國水體的巴西龜一樣,成為外來入侵物種,而是屬于當地的歸化物種,沒有什么生態破壞之類的影響。
小葵花鳳頭鸚鵡,圖源birdsoftheworld官網
在香港的它們,圖源https://avifauna.hkbws.org.hk/
鳳頭鸚鵡有很多種,香港這里看到的是小葵花鳳頭鸚鵡,身長35厘米左右,在新加坡也有它們的逃逸到野外的種群。它們的親戚葵花鳳頭鸚鵡可以長到55厘米左右。不過兩者看著非常類似。
小葵花鳳頭鸚鵡目前在中國大陸不能隨意個人購買和飼養,在《國家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專用標識范圍第一批征求意見稿》中也沒有擬解禁。
小葵花鳳頭鸚鵡(左側)同葵花鳳頭鸚鵡的對比,圖源維基百科
小葵花鳳頭鸚鵡的老家在印度尼西亞的蘇拉維西島、松巴島等多個島嶼。在它們的老家,小葵花鳳頭鸚鵡可能會面臨寵物貿易帶來的傷害。
貿易的路上,小葵花鳳頭鸚鵡可能被直接裝進瓶子里面當作貨物運輸出去,然后可能還沒有到市場就會死在臟亂差的運輸環境之中。
貿易裝進瓶子的它們,圖源https://news.mongabay.com
印尼當地的棲息地保護存在的問題,也不能忽視。目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已經把它們受威脅等級標注為極危CR。
異國他鄉的新加坡和中國香港,此時此刻則成了小葵花鳳頭鸚鵡的他鄉庇護所,但這倆地方面積終歸不如它們的故鄉,想讓這種鸚鵡的希望全都歸于海外種群,也不是理想的方案。
這些“海外創業”的小葵花鳳頭鸚鵡,到底會走向何方?它們的故鄉可否得到復興,自己也不再受到迫害呢?
參考文獻: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smart-news/wisdom-worlds-oldest-wild-bird-expecting-age-67-180967718/
Myhrvold et al. (2015),An amniote life-history database to perform comparative analyses with birds, mammals, and reptiles
Glenda Kwek (August 31, 2011). "Sydney's old crock of a cockie was a legend at 120".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Retrieved June 7, 2013
Chen, R., Wang, M., Dong, L. et al. Earliest short-tailed bird from the Late Jurassic of China. Nature 638, 441–448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410-z
Foth, C.; Rauhut, O.W.M. (2017). "Re-evaluation of the Haarlem Archaeopteryx and the radiation of maniraptoran theropod dinosaurs".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17 (1): 236. doi:10.1186/s12862-017-1076-y. PMC 5712154. PMID 29197327.
Dunning Jr., John B. (ed.) (2008). CRC Handbook of Avian Body Masses, 2nd Edition. CRC Press. ISBN 978-1-4200-6444-5.
《Recovery within a population of the Critically Endangered citron-crested cockatoo Cacatua sulphurea cittinocristata in Indonesia after 10 year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ontrol》
https://www.hbw.com/species/northern-goshawk-accipiter-gentilis
British Trust for Ornithology; 英國鳥類學基金會相關記錄
Avibase官網
eBird官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