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37分鐘空中疾馳,患者被成功轉運至廈心醫院,無縫轉交給早已準備就緒的急診團隊。(廈心醫院 供圖)

目前,陳先生生命體征平穩。(本報記者 楊進福 攝)

掃碼看視頻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張珺 通訊員 高樹灼)
71歲的陳先生,原本滿心期待這一趟郵輪之旅,未承想,卻變成了驚心動魄的生死救援,每一秒都在與死神掰手腕——陳先生在郵輪上突發心梗,情況萬分緊急,根本等不及郵輪靠岸再轉運送醫。11日,接到求助,交通運輸部東海第二救助飛行隊(簡稱東二飛)與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簡稱廈心醫院)空地高效協作、極速接力救援,經過37分鐘空中轉運、21分鐘開通堵塞血管,陳先生轉危為安。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廈心醫院,患者陳先生向廈心醫院、東二飛和郵輪上的醫務人員連聲道謝,感激他們給了自己“第二次生命”。
海空陸高效接力 無縫轉運急癥患者
陳先生是廣西人。3月10日下午,他和老伴乘坐巴哈馬籍郵輪“愛達地中海”從廣州出發,當日16時左右,他突然感到胸痛胸悶、頭暈目眩、渾身發軟。起初,他以為只是暈船,并未在意。可是癥狀越來越嚴重,11日上午10時許,他的情況仍沒有好轉,他趕忙向船員求助。
經隨船醫生檢查,確診為急性心梗!在茫茫大海上,這無疑是一道“死亡通牒”,每過一秒,生命就多一分危險。船員緊急聯系了空中救援,一場海空陸協同的生命營救緊急開啟。
東二飛接到指令后,爭分奪秒啟動救援預案;同時他們提前與廈心醫院取得聯系,溝通后續的接應施救事宜。接到患者后,經過37分鐘空中疾馳,11日當天14時03分,患者被成功轉運至廈心醫院,無縫轉交給早已準備就緒的急診團隊。這次空中轉運,有效避開了郵輪靠岸和陸上轉運的時間耽擱,為搶救陳先生的生命開辟出一條“綠色通道”。
爭分奪秒搶救 刷新紀錄
陳先生入院后,爭分奪秒的搶救旋即展開。“急診心電圖檢查提示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造影顯示三支心臟血管均有嚴重病變,其中前降支是導致這次心梗的‘罪魁禍首’。”急診科主任王斌介紹。
14時24分,導絲順利通過病變血管,三個支架被緊急植入。從入院到開通血管,僅僅21分鐘,刷新了國內直升機轉運急性心梗患者的救治紀錄。
在急性心梗救治中,D2W時間(注:患者進醫院大門到介入手術導絲通過病變處的時間)至關重要,國際標準是小于90分鐘。作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和福建省共建的國家心血管病區域醫療中心,廈心醫院是中國最早一批成立胸痛中心的醫院,也是全國四家胸痛中心區域評估驗收辦公室之一,一直是國內急性心梗救治領域的佼佼者。2024年,廈心醫院接診的急性心梗患者D2W平均時間僅39分鐘。
此次,廈心醫院與東二飛再次攜手,通過空中開辟的綠色通道,憑借精湛技術和默契配合,21分鐘內開通患者堵塞的血管,不僅救了陳先生一命,也展現出廈門區域醫療中心的強大實力,為打造區域空中急救樞紐、完善空地海一體化急救模式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目前,陳先生生命體征平穩,正在接受后續治療。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