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北京,2025年2月 ,國務院國資委近日正式發布《中央企業AI 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強調國資央企應抓住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戰略窗口期,聚焦關鍵...
北京,2025年2月 ,國務院國資委近日正式發布《中央企業“AI ”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強調國資央企應抓住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戰略窗口期,聚焦關鍵領域掌握“根技術”,推動原始創新,夯實算力基座,構建重點行業數據集,以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作為該戰略的重要落地支點,同時也是高度專業化、強監管的領域,法律科技迎來突破性進展——iCourt團隊自主研發的AlphaGPT法律大模型,憑借其合同審查、文書起草、法律咨詢等核心場景,在提升效率的同時確保數據安全與專業精準,成為企業法務智能化升級的首選工具。
從國家戰略到技術落地:AlphaGPT精準對接企業AI需求
國務院國資委提出,“AI ”行動需聚焦三大核心任務:技術攻關 (如大模型研發)、場景賦能 (覆蓋能源、金融、法律等400余個行業)及數據與算力基建 。AlphaGPT的設計理念與這一戰略高度契合:作為iCourt自主研發的法律垂類AI大模型,AlphaGPT背后依托的是包括案例庫、法規庫、公司主體庫、類案同判庫、實務文章庫、獨家版權司法觀點庫等在內的,依托DeepSeek大模型與法律大數據庫,AlphaGPT構建了覆蓋530萬條法律法規、2.8億家企業主體數據及1.8億例司法案例的“法律數據基座”,直接響應國資委對行業數據集建設和算力協同的要求。針對企業法務高頻需求,AlphaGPT開發了合同智能審查、合規文書起草、法律意見分析等功能模塊,覆蓋國資委強調的“高價值場景”落地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AlphaGPT現已通過國家生成式深度學習合成算法備案,成為首批具備“合規編制”資質的法律AI工具。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標志AlphaGPT的算法透明度、數據安全標準均已通過國家級審核,為法律行業AI應用樹立起技術合規新標桿。

AlphaGPT核心功能與企業法務需求的深度綁定
合同審核階段,面對各企業年均超千萬份的審查需求,AlphaGPT可自動識別50余類合同風險條款(如違約責任不明確、管轄權爭議),覆蓋50種以上常用合同類型,可自設審查重點與內容合規章程,并支持主體審查,將合規管理前置化,提高風險預警概率。某大型跨國企業在2024 年跨境并購項目中接入AlphaGPT,通過智能合同審查模塊自動識別20余項跨境支付條款風險,實現了法律咨詢與合同審查等工作的大幅度提效。
類案檢索部分,通過整合1.8億司法案例與超500萬條裁判文書,AlphaGPT可快速輸出類案檢索結果,并以“綜述 案例 總結”形式展示推理邏輯,深度整合法務數據與業務信息,為企業決策(如跨境投資、并購重組)提供法律支撐,助力國資委“培育經濟新動能”目標落地。
數據輸出階段,針對生成式AI普遍存在的“高幻覺率”,AlphaGPT引入“法律專精數據校驗 法律審核算法”雙保險機制。模型輸出內容需經過法律知識圖譜邏輯驗證與專業律師團隊標注的規則庫雙重過濾,確保結論與來源的準確性與邏輯的嚴密性,為用戶提供更加可靠的內容支持。

法律科技領域前沿的跨時代產品
2025年2月8日,iCourt率先宣布將DeepSeek大模型全面接入其法律垂域AI工具AlphaGPT,使其成為首個實現“DeepSeek 法律專業”的行業解決方案。不僅集成了DeepSeek的“滿血版”模型,還結合Alpha的法律數據庫,顯著提升了法律咨詢、類案檢索等場景的推理能力。例如在處理復雜案件時,系統可自動梳理問題需求、補充關鍵要素,并通過思維鏈功能清晰展示完整的邏輯推導過程。

重塑法律行業未來 引領智慧生態共建
毋庸置疑,AlphaGPT通過整合法律資源、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服務質量,逐步構建起一個開放、協同、共贏的法律科技生態體系,推動法律行業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型升級,加速形成“技術驅動合規、合規反哺創新”的良性循環。未來,相信隨著AI技術的不斷演進與應用場景的持續拓展,AlphaGPT等智能辦公工具將為法律從業者提供更智能、高效、專業的支持,助力法律行業邁向全新高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