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關隴集團到底是什么
關隴集團是就地域而言的,并非是嚴格的派系。所謂“關”指的就是關中,“隴”,通常指的是隴右,泛指隴山以西地區,約相當于今天甘肅隴山、六盤山以西和黃河以東地區。關隴集團的成員,大多是居住在這一帶,或是出生于這一地域。關隴集團最初來源于宇文泰所糾合的勢力。關隴集團是指在中國南北朝時期至唐朝初年,由西魏宇文泰建立的一個政治、軍事集團。該集團主要成員多為宇文泰及其親信,以及關隴地區(今陜西、甘肅一帶)的豪強地主和將領。宇文泰通過實行府兵制,將關中地區的鮮卑族和其他各族豪強地主武裝起來,形成了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關隴集團成熟于西魏時期,宇文泰將武川鎮軍人集團與關隴豪族聯合起來組成了這樣一個政治軍事集團,倡導胡漢融合相處,貫徹關中本位制。影響了西魏、北周、隋和大唐四個朝他們出則為將入則為相,真正成為把控朝局的貴族集團。關隴集團是史學家陳寅恪命名的一個泛組織名稱,是指生活在關中和隴西一帶的門閥士族集團的統稱。這個組織像一張無形的大手,掌控了中國北方百年之久的政治導向,導演了北魏的分裂,以及北周代西魏、隋朝代北周、唐朝代隋朝等一系列改朝換代事件。關隴集團為什么這么牛?這就要從它的誕生說起。
關隴集團是誰提出來的
關隴集團是陳寅恪提出來的。關隴集團是在北魏時期,對陜西關中和甘肅隴山各個門閥軍事勢力的稱呼。不過這個詞最早是由陳寅恪提出,在古代并沒有人稱他們是關隴集團。當時北魏為了確保都城的安全,決定在河北北部以及內蒙古南部設立了六個軍鎮,也被稱為六鎮。民國時期,陳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提出新的學說,研究西魏、北周、隋、唐政權的主要特征,提出關隴貴族集團的概念,并將其命名為關隴集團,對這個活躍在古代帝制史的貴族集團進行深刻地闡述。集團,一個現代人并不陌生的詞匯。當今的各行各業,都存在著數量眾多的集團。關隴集團這一概念是由陳寅恪提出的,它特指北魏時期,在陜西關中及甘肅隴山區域活動的各個門閥軍事勢力。盡管這個詞是陳寅恪首次使用,但在古代歷史文獻中,并未有“關隴集團”的明確稱謂。在《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中用宇文泰的“關中本位政策”所鳩合的集團興衰和分化,解釋唐代近三百年間統治階級的升降,論證充分,后來學者多所稱道。
關隴集團沉浮錄
關隴集團在爾朱榮、賀拔岳、宇文泰的推動下形成,政策改革穩定軍閥。宇文泰西入關中,立元寶炬為帝,建立西魏。高歡在東魏,雙方對抗,宇文泰漸成關中軍閥代表。楊堅以關隴集團起家,奪取北周,建立隋帝國。深知關隴集團威脅,逐步平衡權力,實施三省六部制,廢除軍事機構。沉重打擊了隋王朝。隋朝滅亡后,以李淵為首的關隴集團建立了唐朝。北周時期,奉行關隴集團的本位政策,李氏改成“大野氏”,這是一個新創立的姓氏。北周滅亡后,又恢復為李氏。唐朝連同隋朝被歷史學家黃仁宇認為是相繼于秦漢之后的中國第二帝國時期,日本歷史學者則普遍認為唐朝是中國“中世”時期的結束。玄宗給了張九齡實現功業夢的機遇,在本朝開國的近百年里,朝政一直由關隴士族牢牢地掌控著,玄宗的即位改變了這種狀一大批庶族士子通過科舉大批地進入中樞。
本文旨在向您提供關隴集團和唐朝的關隴集團到底是什么方面的實用知識。如果你需要更多幫助,請隨時聯系我們。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