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是關系到人民生活、社會穩定的頭等大事。黨和政府一直把發展農業作為保障人民需求的重要課題,經過艱苦努力,我國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生產出世界20%以上的糧食,較好的解決了全國人民的吃飯問題。 然而,隨著國內外環境條件變化和長期粗放式經營的深層次矛盾逐步顯現,我國農業發展面臨著來自資源、環境和市場等方面的挑戰。為了突破農業發展困境,我們需要站在更高起點,以生態農業引領農業未來發展方向。
生態農業是遵循生態學、生態經濟學規律,運用系統工程方法、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高效農業。生態農業強調三產融合,符合中國創新發展和生態文化建設的內在要求。
做好頂層設計,全面部署。生態農業涉及許多方面,需要通過頂層設計激活三產融合的互動促進機制,依據資源稟賦提出合理的發展方向。
政策先行,資金扶持。生態農業是資金、技術、信息和資本高度集約的行業,需要在土地流轉、區域發展規劃、農工商合作、金融支持等方面有配套的政策引導與資金扶持。
科技創新,人才培育。科學技術的提升,促進農業發展的變革、效率的提高。多元化、高素質的人才是技術與管理落地的關鍵。
發展生態農業是未來最重要的發展機遇之一,它不僅能促進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還能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