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要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有利于解決群眾看病就醫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有利于解決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更好地服務人民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錨定就醫便利方向,全面提升群眾幸福感。堅持推動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奮力增進人民群眾健康福祉,持續深入實施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促進行動,不斷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條件,加強中心衛生院建設,積極組織二、三級醫院通過人員下沉、遠程醫療、培訓、巡回醫療等方式提高基層能力,致力打造“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醫療服務格局,將做好衛生健康工作作為提高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實施基層衛生惠民工程,通過加大村級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提供家庭醫生簽約、培養醫療專業人才服務等方式,推進醫療服務資源有效下沉,精準對接群眾健康服務所需。
寫好醫保配套文章,全面提升群眾獲得感。堅持以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增進民生福祉、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目標,讓參保人享受“放、擴、提、獎、便”五大紅利,進一步放開放寬參保戶籍限制,擴大享受醫保保障群體,持續放寬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范圍,均衡家庭成員間的醫療費用負擔,減輕家庭的經濟壓力,對連續參加居民醫保人員提高大病保險封頂線,激勵居民醫保參保人員加強自我健康管理連續參保,推動更多村衛生室納入基本醫保定點,并直接結算,持續推動集采藥品更多在基層落地,把集采紅利更多釋放給基層,方便參保人員就近享受醫療服務。
把好醫護切實需求,全面提升群眾安全感。醫護人員是保障醫療質量的關鍵一環,是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衛士”。堅持深入研究醫護的切實需求,制定合理關于醫療服務收入內涵與薪酬制度銜接的辦法,注重醫務人員穩定收入和有效激勵,進一步發揮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不斷修改完善保護醫護權益的法律法規,讓醫護有尊嚴、有動力做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忠誠衛士”。建設好鄉村醫生隊伍,落實完善鄉村醫生待遇保障與激勵政策,讓扎根基層多年的村醫老有所養,組織實施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充實鄉村醫生隊伍,煥發隊伍生機活力,握穩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的“接力棒”。
如今,時代的洪流正滾滾向前,醫療保障巨大、安全的“核動力”正助力著中國這艘巨輪乘風破浪篤定前行,只有時刻把穩把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才能搭載人民駛向更加幸福的彼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