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新疆民族干部培訓班創辦70周年之際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努力把新疆班辦得更有質量、更有成效,為新疆培養造就更多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
當前新疆迎來了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對干部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級組織部門要聚焦教育引導、本領提升、導向樹立、監督約束四個方面,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歷史使命感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源源不斷培養造就對黨忠誠老實、理論功底扎實、政策把握到位、矢志為民造福的優秀干部,為推動新疆經濟社會發展、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提供強有力支撐。
抓教育引導,促干部政治素養“高”起來。加強思想淬煉,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全面把握其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不斷增進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采取個人自學與組織培訓、線下學習與線上教育、系統學習與專題研討結合的方式,持續推動干部學習教育,著力增強“八種本領”、提高“七種能力”。加強黨性磨礪,堅持把學習、遵守、維護黨章黨規作為“基礎課”,納入“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等黨內政治生活,抓在日常、抓成常態,引導干部把學習成效落實到完成各項任務、干好本職工作上,做到學思用結合、知信行統一。加強政治歷練,持續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建立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長效機制,突出抓好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學習培訓,高質量開展集中性紀律教育,確保干部政治能力與所任崗位職責相匹配、與事業發展需要相適應。
抓本領提升,促干部業務能力“強”起來。圍繞黨的事業發展需要,注重崗位歷練和專業培訓,不斷提升干部擔當盡責的能力水平。堅持因需施教、因材施教,結合組織需要和干部成長需求,實行周期性培養,健全“源頭培養、跟蹤培養、全程培養”干部培訓體系,按照初任培訓、適崗培養、基層歷練、專題提升等階段,科學制定培養計劃和措施,分類實施遞進式培養,優化干部成長路徑。推行“導師幫帶制”,結合干部個人意愿、幫帶導師能力特長及幫帶意愿,圍繞思想政治引導、理論學習輔導、日常管理指導、專業技能傳導、心理健康疏導等方面“量身定制”個性化幫帶內容,精準培養,讓干部在傳幫帶中淬煉成長。堅持在重點關鍵崗位培養鍛煉干部,對有潛力、有發展前途的年輕干部、女干部、少數民族干部和黨外干部提前關注,及時納入組織視野,提供鍛煉平臺,讓其在打硬仗、扛重活、攻難關中練就“真功夫”。建立健全交流培訓機制,加大干部跨地區、跨領域、跨部門、跨行業任職交流,讓干部在多層次多崗位歷練中豐富閱歷、積累經驗、補齊短板、提升素能。
抓導向樹立,促干部干事創業“實”起來。突出政治標準,樹立鮮明用人導向,發揮好選人用人“風向標”作用。嚴格落實“二十字”好干部標準、民族地區“三個特別”政治標準,大力選拔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在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事業過程中,關鍵時刻沖得上、頂得住、打得贏,敢于發聲、敢于亮劍、敢于犧牲的年輕干部。突出一線歷練,堅持“好人好馬上一線”的培養導向,有計劃、有目的地將干部安排到環境艱苦、情況復雜、矛盾突出、職責重要的崗位,放在社會穩定、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工作一線培養鍛煉,不斷提高應對復雜局面、做好群眾工作、維護民族團結的能力。突出激勵擔當,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從制度層面入手,強化干部關心關愛機制落實,在政治上激勵、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關懷,激勵干部堅持“高”的追求、鼓足“闖”的干勁,以擔當實干推動事業發展的“車輪”。
抓監督約束,促干部工作作風“硬”起來。“好干部是選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要強化監督管理,堅持多管齊下、綜合施策,通過談心談話、考核考察、列席民主生活會等途徑,深入了解干部擔當作為情況,加強與紀檢監察、政法、審計等部門的信息溝通與共享,了解干部存在的風險隱患,對發現的干部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及時進行提醒、函詢。要強化底線意識,嚴格執行《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在黨內搞團團伙伙、結黨營私、拉幫結派、挑唆民族關系制造事端或者參加民族分裂活動的嚴肅處理,引導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嚴格遵循干部分級分類管理原則,根據不同崗位干部職責特點,合理設置既有共性要求又有崗位特征的“立體式”考核指標體系,做到既考顯績又考潛績、既考共性又考個性、既考數量又考質量,將考核結果與干部職務職級晉升、評先獎優、治庸治懶、能上能下等掛鉤,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熱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