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了《關于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在推動這項改革明年1月1日落地實施。
延遲退休是一項重大決策,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充分釋放人才紅利、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的現實需要,是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
- 減輕了國家養老金支付壓力與人口老齡化的壓力。延遲退休增加了老職工向國家繳納養老金的年限,減少了領取養老金的年限,從而減輕了國家養老金支付的壓力。延遲退休可以讓更多人留在勞動力市場上,增加工作人口數量,緩解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 提高人力資源利用率。延遲退休有利于充分利用“老職工”群體的勞動力資源,老職工多年的工作經驗和嫻熟的工作技巧都是豐富的勞動資源。大齡勞動者經過幾十年的工作歷練,有深厚的經驗技術積累,在很多就業領域具有明顯優勢,延遲退休有利于提高大齡勞動者參與率,有助于提高年長勞動者的收入和消費能力,進而促進消費需求和就業增長。延遲退休,繼續工作、持續繳費,將會增加退休后的基本養老金水平。
- 減少用人單位的用工成本。老職工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嫻熟的工作技巧,在能力衰弱之前,他們為用人單位服務的時間越長,為用人單位創造的價值越多。
同時,相關部門也應加快推進完善延遲退休的相關保障措施。
一、繼續貫徹落實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深入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強化對大齡職工的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多措并舉提高大齡勞動者技能水平。同時加大對大齡失業人員保障力度,助力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
二、延遲退休后,員工繼續留在工作崗位,將無法回歸家庭幫助子女帶孩子,“生了孩子沒人帶”,那么相關部門在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同時,應同步完善育嬰托幼政策,促進家政服務業更加規范,入托更加方便,切實解決年輕新家庭生育后顧之憂。
三、要有效解決群眾現實關切,強化就業優先戰略,落實和完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政策,保障好勞動者權益。要落實好城鄉居民和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政策,加快健全養老服務網絡,積極適應群眾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持續提升居家社區養老、農村養老等養老服務能力。
延遲退休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與之相關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非常多,需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
(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洋墩鄉人民政府 柯小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