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第105個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寄語青年,強調廣大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展現青春作為、彰顯青春風采、貢獻青春力量,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鄉村振興是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必經之路、是詮釋中國式現代化本質的必要途徑、是青年繪就青春亮麗底色的理想之卷。在廣袤無垠的鄉村大地上,每一寸土地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與無盡的希望,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選調生,要有對鄉村的深情厚誼與振興鄉村的堅定信念,駐村工作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崗位派遣,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責任的擔當,以及一場關于夢想與希望的播種。
駐村之契,情深意長。成為一名選調生是一份榮光,但不要把它當做是一份光鮮亮眼的工作,當作走上仕途的敲門磚,其背后的意義是奉獻自我,服務人民的崇高理想。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在給與我們更多選擇的同時也滋生了許多利己的價值觀念,充滿“誘惑”的糖衣炮彈隨時虎視眈眈,“精致”的利己主義開始大行其道,如何做到堅定理想信念,“出淤泥而不染”是選調生要學習的第一堂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自覺做黨的創新理論的篤信篤行者,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不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選調生,要時刻牢記總書記殷切囑托,將個人利益置之度外,把個人的理想信念融入的國家的事業發展中去。要利用好駐村這個契機,以“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為民情懷,貼近群眾,深入群眾,真正的融入鄉村,讀懂鄉村的故事,找準鄉村振興的切入點和發力點。
涓滴之力,匯聚成海。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并有效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是一個擺在我們面前的挑戰,三農工作無小事,做到讓農民富、農村美、農業強是每一個鄉村工作者奮斗的目標。但鄉村振興,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之力所能及,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好高騖遠,而是要以“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實干定力,俯下身去,一步一個腳印,深入田間地頭,了解民之所需、民之所盼;把腳印留在每一個村民家中,傾聽心聲,為村民排憂解難;利用所學知識,為鄉村發展出謀劃策,引入新技術、新項目,激發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每一個選調生的努力,都是推動鄉村振興不可或缺的力量,雖然我們的力量看似微小,但正是這些點點滴滴的努力,匯聚成了推動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正如涓涓細流終能匯聚成海。
默耕沃土,靜待花開。鄉村振興,是一場持久戰,需要我們保持定力、久久為功。要深刻體會“默耕”二字的含義,它不僅僅是指我們在鄉村工作中“默默無聞,俯首為牛”的奉獻,更是指我們在推動鄉村振興過程中要有耐心、有恒心、有決心。正是廣大基層工作者的默默耕耘,無私奉獻,解決了困擾了中國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在神州大地上書寫了屬于共產黨人的脫貧奇跡。賡續脫貧攻堅精神,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更要沉得下心,決得了心,用實干之筆書寫新的神州奇跡。從播種到豐收,缺不了中途的辛勤耕耘,因此要轉變思維,變換身份,化身園丁,耐心耕作、精心呵護,等待鄉村振興之花的綻放。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但只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實現鄉村振興的美好愿景。
展望未來,信心滿懷。以駐村之契,匯聚涓滴之力,默耕鄉村沃土,用我們的智慧和汗水澆灌出鄉村振興的累累碩果。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轉折點上,我們信心滿懷,在朝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前進的道路上,雖荊棘遍地,但是只要我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進取精神、“萬馬奔騰,一馬當先”信心,必將在廣袤的鄉村大地上鐫刻青春的榮光,書寫鄉村振興的宏偉篇章。
(重慶市武隆區廟埡鄉人民政府 謝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