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行了總動員、總部署,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全黨全國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黨員干部應提升政治覺悟,精準把握基層脈搏,以百姓喜聞樂見為媒介,將全會精神巧妙融入日常點滴,讓政策宣講如春風拂面,細膩而深刻地觸及人心。
一、宣講到基層,精神進萬家。三中全會精神不應是高懸的理論,而要化作家長里短中的一縷清風。要將三中全會精神引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使之成為鄰里間閑聊時自然而然的話題。黨員干部作為新時代的“鄰里話事人”,應主動走進群眾中間,用他們聽得懂、愿意聽的語言,將高深的理論轉化為生動的故事,在茶余飯后的閑聊中,就能讓群眾感受到政策的溫度,理解改革背后深層次的考量與關懷。這樣的宣講,不僅是信息的傳遞,更是情感的交流,它讓黨群關系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變得更加緊密。
二、宣講多形式,精神入人心。推動全會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開展理論宣講是必不可少的。黨員干部是連接會議精神與群眾生活的橋梁,要深入田間地頭,街頭巷尾,解讀三中全會內容中群眾最關心的醫療、教育、養老、就業等具體民生問題,傾聽農民的期盼與心聲,及時把黨的政策傳遞到群眾的心窩里,將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化為田間地頭的一粒粒種子,讓新希望在這片熱土上生根發芽;同時,用城市發展的鮮活案例讓群眾感受到全面深化改革帶來的新變化,激發他們共同奮斗的熱情,共同書寫人民幸福的篇章。
三、宣講見成效,精神出實果。宣講不僅僅是理論的灌輸,更重要的是引導聽眾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幫助聽眾將宣講內容轉化為實際行動。我們廣大黨員干部要善于運用全會精神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理清工作思路,真正把學與知、思與行融入到解決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等生動實踐中去,切實將人民群眾的“柴米油鹽”“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堅持不懈解決好人民群眾的“煩心事、難心事、揪心事”,一以貫之耕好為民服務“責任田”,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惠水縣衛生健康局 羅國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