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路橋旅游團報名一日游
你好!我四年前考了導游證。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1. 拿到【導游資格證】的同時,還要注意自己有沒有【電子導游證】,電子導游證是掛在脖子上的(圖一),資格證是一本筆記本(圖二),帶團的時候一定要佩戴導游證,這個大家考研的時候應該都知道~
2.【旗桿】帶團的時候需要舉旗,旗桿要自己帶,淘寶上可以買到,10塊錢含郵費。因為大部分旅行社只給旗子,有的不要,你給不了,所以需要自己找個娃娃掛在旗桿上。
3.【(小)】掛在腰上的那種。導游需要經常講話,戴上小蜜蜂可以保護喉嚨,聲音也足夠大。不然你的游客可能在人群中,我聽不到你說話。
4. 前三項是必需品,有些工具可有可無,如【文件夾】可以裝過路費和門票,方便回頭找旅行社報銷。如果把賬單弄丟了,只能自己掏錢了!【帽子】防曬防雨。有時候真的撐不了傘。【防曬衣】也是防曬防雨,有時候車上空調溫度低。
我只是說說國內帶團的時候導游需要穿什么,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幫助!
7. 游覽路橋
路橋的世邦水上樂園現在很好玩,其他沒什么可玩的地方,不過周圍有個美食城,晚上去吃東西很好吃,尤其是龍蝦。
如果沒有公交車到世邦公司,最好坐人力車或者出租車,五塊錢肯定夠。
8.路橋旅游團電話
金橋出租公司,位于安南街新雙路對面,聯鑫出租公司,電話 加8729,位于路橋松塘,三友隔壁。
9.路橋華夏旅行社
浙江省臺州市,地處臺南,自然風光壯麗、古樸莊嚴、幽靜古樸;人文景觀歷史悠久、內涵豐富、色彩獨特。名山古剎掩映、碧海藍天、云卷云舒,自成絕美的江南風光海上仙境。臺州旅游業以佛、山、海、城、洞五個方面最具特色。擁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臺山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林海、仙居、陶渚三個省級風景名勝區。區號:0576郵政編碼:地理位置:位于浙江中部沿海地區,南連溫州,西連金華、麗水,北連寧波、紹興。總面積9411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536平方公里。區劃:現轄黃巖、椒江、路橋3個區和臨海、溫嶺、天臺、三門、仙居、玉環6個縣(市)。交通:境內有甬臺溫高速、上三高速,匯入浙江四小時交通圈。人口:548.52萬。臺州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國黃金海岸新興的綜合性港口城市、股份合作制經濟、中國重要的工業生產和出口基地、中國著名漁區和果都、華東地區重要的能源基地、中國重點風景名勝區、武術和圍棋之鄉、中國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臺州北連寧波、杭州,南接溫州,位于浙江沿海中部、上海經濟區南翼,是中國黃金海岸新興的綜合性港口城市。臺州市轄黃巖、椒江、路橋3個區,臨海、溫嶺2個縣級市,玉環、天臺、仙居、三門4個縣。
全市陸地面積9411平方公里,海域面積8萬平方公里,人口548萬,其中市區144萬。臺州是我國重要漁區,海洋漁業資源豐富,海域面積和水產品產量均居浙江省首位,盛產大黃魚、帶魚、鯧魚等幾十種經濟魚類和對蝦、梭子蟹及大量貝類。全市海域面積近8萬平方公里,其中淺海29.8萬畝,潮間帶灘涂42萬畝,有海帶、蟶子、青蟹等十余種海淡水產品。臺州是全國著名的水果基地。黃巖蜜柑舉世聞名,有早柑、早熟無核柑、地方早柑等近200個品種。黃柚(楚門丹文)是世界四大名柚之一。黃巖、仙居是楊梅之鄉,黃巖蜜柑、臨海涌泉蜜柑、溫嶺藁城、三門臍橙等水果也因量大、質優而馳名中外。臺州還有天臺山云霧茶、臨海盤蒿茶、仙居云峰茶、黃巖龍竿春茶四大名茶。風景名勝區臺州自然風光壯麗秀麗,古樸莊嚴、深邃幽靜;人文景觀歷史悠久、內涵豐富、色彩獨特。名山古剎掩映,碧海藍天白云翻滾,別有一番江南風光。海上仙境臺州,地大物博,海闊天空,云長水長,綠島星羅棋布,這是對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贊頌。臺州擁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天臺山、仙居、陶渚、長峪洞天、方山—南松巖四個A級旅游區(點),以及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氣候溫和,物產豐富。游客來到臺州,不僅可以游名山、看海、訪古跡、居田園,充分享受回歸自然的樂趣,還可以感受到時代的氣息和活力。臺州自古就是海上名山,海岸曲折,山奇水秀,風景秀麗。臺州有自然景觀62處,人文景觀62處,其中國家級旅游景區、文物保護單位、地質公園、森林公園等10余處。這些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構成了臺州的特色。
臨海,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歷史積淀深厚,文物古跡十分豐富。主要景點有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臺州城墻,全長6000余米,始建于東晉,經全面修復后,雄偉壯觀,有“江南萬里長城”之稱,為國家4A級旅游區(點),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臨海市金山公園、東湖公園近在咫尺,風景秀麗。天臺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佛道并舉。天臺山是中國佛教第一宗天臺宗的發祥地,也是中國南方的道教名山。主要景點有國后宮、石梁、赤城山、寒山湖、華頂峰等。國惠寺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日本、韓國的天臺佛教祖庭。至今,在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地區仍有300多萬天臺宗信徒,石梁飛瀑也是浙江十大風景名勝區之一,2000年天臺山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全國首批4A級旅游區(點)。仙居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有景星巖、神仙居、十三渡、丹竹、宮峪,因山勢秀麗,景色迷人,被稱為仙人居住之地。景星巖景區高懸峰巔,峰頂有休閑勝地。仙居風景區集險峰、幽谷、幽林、奇瀑于一體,永安溪漂流有水有山,臨海桃渚省級風景名勝區為國家地質公園。主要景點有: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因戚繼光抗日活動而聞名的陶渚古城;風景秀麗的烏坑風景區、珊瑚石風景區,以及國內罕見的火山熔巖柱狀節理地質地貌。
這里還是江南侏羅紀翼龍化石的發現地。方山—南松巖省級風景名勝區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雁蕩山一脈相承,由雄偉的方山、巍峨的石峰山和幽深的龍門山三大景區組成。區內山巒密布,河流溪流交織,終年蒼翠,令人嘆為觀止。漳涇洞天省級風景名勝區是經1500多年人工采石形成的洞穴景觀,共有28個洞穴群,共計1314個洞穴,洞內相連,各有不同,景美相映,層層疊疊,十分壯觀。雖是人造的,但顯得十分自然,洞內有一座天然的音樂廳,堪比德國巴爾沃洞穴,不用電聲設備就可以在洞內演奏。 2002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4A級旅游區(點)。被譽為海上明珠的陳大島,位于我國東海陳大洋上,島上有吳家巖、梅嶺亭等景觀,還有繁華的陳大漁港。被譽為東海翡翠的大鹿島,是我國唯一的國家森林公園,深受回歸自然人們的喜愛。島上遍布土石雕,這是一座藝術之島。石塘漁村以石塘山為屏,三面環海,施工道路全部用石頭砌成,形成了錯落有致的城堡式石屋群,建筑風格獨特。海景、建筑奇特、漁村情趣融為一體,海灣、沙灘、礁石、小街、海色、芬芳。經濟發展臺州是股份制經濟的發源地,也是中國現行兩大經濟模式之一的溫臺模式的發源地。其中,臺州民營經濟比重占97%以上,高于寧波的70%和紹興的96%。高度的民營化也促使臺州民間資本雄厚,金融借貸業發達。據有關部門十年前的統計,在路橋一個小小的區域,總資產過億元的民營企業就有18家,資產過千萬的有2800多家,至于資產超過500萬元的企業,更是數不勝數。
2005年4月,臺州正式被納入長三角城市群。然而,今年上半年,在長三角16市人均收入排名中,臺州這個最后一位小弟卻高居榜首。今年上半年,臺州城鎮居民人均收入達到9940元,高出排名第二的上海280多元,在長三角16市中位居第一。今年上半年,臺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0億元,同比增長13%。GDP的增長,帶來居民收入的穩步提升。臺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0.7%至9940元,其中溫嶺、玉環居民收入分別突破1萬元、11908元和10503元。上半年長三角城鎮居民收入平穩較快增長,16個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812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00多元,平均增幅14.5%。長三角16市人均收入排名中,除上海外,前七名均為浙江省內城市,分別為紹興(9425元)、寧波(9381元)、杭州(9055元)、舟山(8665元)、湖州(8645元)。海洋優勢臺州是海洋大市,海洋面積廣闊,資源豐富。全市臨海縣(市、區)6個,面積大于5平方公里的島嶼695個。10米等深線以內的淺海面積4054.1平方公里,居浙江省首位。臺州擁有8萬平方公里的大陸架水域和280平方公里的淺海養殖灘涂,漁業資源豐富。
臺州大鏟、貓頭、皮山三個漁場盛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鯧魚、鯰魚、馬鮫魚、鰻魚、石斑魚、墨魚等幾十種經濟魚類,還有對蝦、梭子蟹和大量貝類。發達的淺海灘涂除出產海帶、蟶子等傳統海產品外,還養殖大量石斑魚、黃魚、赤鯛、黑鯛、鮑魚、鱸魚、青蟹、河鰻、甲魚等。2004年臺州水產品總產量138.38萬噸,其中海洋捕撈94.52萬噸,海水養殖39.42萬噸,淡水產品4.44萬噸。臺州是能源大市。目前,集火電、水電、風電為一體的臺州灣綜合能源共同體已初步建成。2004年,臺州總裝機容量達到189.8萬千瓦,總發電量108.51億千瓦時。華東地區骨干電廠臺州發電廠總裝機容量144萬千瓦,是浙江省第二大火電廠。溫嶺江峽潮汐試驗電站裝機容量3200千瓦,居國內第一、世界第三。倉山風電場是華東地區最大的風電場,也是世界上相對海拔最高的風電場。臺州能源發展前景廣闊。總投資約250億元、裝機容量200萬千瓦的三門灣核電基地,總投資200億元、裝機容量360萬千瓦的華能玉環火電,投資48.7億元、裝機容量120萬千瓦的國家重點項目天臺桐柏抽水蓄能電站等正在建設中。建成后,臺州將形成以核電為主,火電、水電為輔,以抽水蓄能發電為主,風電、潮汐發電為補充的能源格局,成為華東地區最大、最重要的電力能源基地。歷史臺州,先秦為甌越之地,秦朝時屬閩中郡,漢初相繼建立東海、東越國。梁武帝開元元年(公元前110年),東岳移置,移民遷徙江淮之間,改地為鄞縣、會稽縣,置回浦鄉。秦漢西漢二年(公元前85年),在鄞縣回浦鄉置回浦縣,并名
吳二年(239),永寧郡分洛陽郡、洛江郡。太平二年(257),在會稽郡東部置臨海郡,劃歸揚州。章安(初為治海,謀移章安),領章安、臨海、石平、永寧、松??陽、洛陽(后改安陽)、洛江七縣,轄地遠至閩北。此為泰州郡設置的開端。西晉太康元年(280),改石平郡為始豐郡;鄞縣八百戶,寧海縣二百戶在章安縣以北,屬臨海郡。改安陽縣為安固縣。太康四年(283年)分設安陽郡、安固郡,不久改衡陽郡,改羅郡為晉安郡。當時臨海郡領章安、臨海、始豐、寧海、永寧、松??陽、安固、衡陽五縣,劃歸揚州。東泰寧元年(323年),分臨海郡南部為永寧、松陽、安固、衡陽四縣,臨海郡領章安、臨海、始豐、寧海四縣。后泰州合眾國轄區大致形成。永和三年(347年),在樂豐郡南道置安縣(今仙居),屬臨海郡。南朝所轄縣州仍舊不變。隋唐五代九年(589年),南朝陳滅,廢郡,臨海各郡并入臨海縣,屬處州(十二年改稱廓州)。大業三年(607年),改州為縣,臨海縣屬永嘉郡。唐初,臨海分章安、始豐、樂安、寧海、臨海五縣。武德五年(622年)置臺州,因境內有天臺山而得名,臺州之名從此存在。七年,寧海縣并入章安縣。次年,始豐、樂安、章安三縣合并為臨海縣,臺州只轄臨海縣。
貞觀八年(634年),臨海縣改屬始豐縣。高宗二年建安元年(675年),在臨海縣南部置永寧縣,樂安縣在始豐縣境內。永昌元年(689年),臨海縣東北部改屬寧海縣。天授元年(690年)九月,改永寧縣為黃巖縣,因縣境西部有黃巖山而得名。神龍二年(706年),臺州屬下的香山縣分屬寧海縣、岳州縣。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改屬江南東道。天寶元年(742年),改稱臨海縣。乾元元年(758年),改稱臺州,并改屬浙江東道。后分治浙東、浙西。肅尚元二年(761),改始豐縣為唐興縣。廣德二年(764),改香山縣為明州。中和三年(883),李義勝軍入。光啟三年(887),置德化軍于臺州。五代同堂,歸附吳越州,所轄軍州縣不變。天寶元年(908),改唐興縣為天臺縣,后改始豐縣。包政五年(930),改樂安縣為永義縣,祈求永平。后晉天福年間(936—942年),吳越改始豐縣為泰興縣。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吳樂府改泰興縣為天臺縣。宋元明清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吳越國滅亡,泰州入宋版圖,州縣不變,改兩浙路。景德四年(1007年),改永安縣為仙居縣,利用其洞天福地、山勢,遮蔽周威、諸神居所。南宋浙江東路
7月,撤銷臺州軍政分署,各縣直屬省。2003年設省道,屬惠濟道,玉環縣屬甌海道。同年,北洋政府內務部更改各省重名縣名,太平縣改稱溫嶺縣,謚號溫嶺,位于溫教山西麓。16年撤銷,各縣直屬省。2001年1月,省試行省縣級政府監察體制,臨海、黃巖、溫嶺、天臺、仙居、寧海為第六區。因內務部未予批準,9月改為特別區,為第五特別區,設行政監察專員公署。2002年10月,改為第四特別區。 2004年4月,省政府正式設立臨海行政監察區,設專員公署。2005年,根據行政院新頒布的《行政監察專員公署組織暫行條例》,稱第七行政監察區。1939年9月,以南田縣全境、寧海縣東南18鎮、臨海縣東北5鎮為三門縣,以三門灣為名。1931年,天臺縣劃為第六區。1932年,寧海縣改為第六區。1935年,增設天臺、磐安兩縣。1938年4月,劃為第五區,未實行。 7月改為第六區,轄臨海、黃巖、溫嶺、天臺、仙居、三門、寧海五縣。1949年6月解放后,劃歸浙江第六專區。1949年10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六專區改稱臺州專區,駐臨海縣,轄臨海、黃巖、天臺、仙居、溫嶺、三門、寧海五縣和臨海市城關、海門兩個直屬區。
玉環縣屬溫州專區。1950年5月,臨海城關區撤銷,劃歸臨海縣。1952年10月,寧海縣改為寧波專區。1953年6月,在玉環縣洞頭、大門島設立洞頭縣,屬溫州專區。1954年5月,撤銷臺州專區。臨海、天臺、三門縣劃歸寧波區,黃巖、溫嶺、仙居縣和直屬海門市劃歸溫州區。1956年3月,仙居縣改為寧波專區;撤銷海門直轄,改為黃巖縣。1957年7月,恢復臺州專區,轄臨海、黃巖、溫嶺、天臺、仙居、三門、寧海等縣。 1958年10月,撤銷三門縣,并入臨海縣;撤銷寧海縣,并入象山縣,屬臺州區;洞頭縣復并入玉環縣,仍屬溫州專區。12月,撤銷臺州區,天臺縣劃入寧波區,臨海、仙居、黃巖、溫嶺等縣劃入溫州區。1959年4月,中共浙江省委、省人大常委會市政法委員會通知撤銷玉環縣,并隸屬于溫嶺縣和溫州市,4月施行。1960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準撤銷玉環縣。1962年4月,恢復臺州區,恢復三門縣、玉環縣。轄臨海、黃巖、溫嶺、天臺、仙居、三門、玉環五縣。1978年10月,改稱臺州區。1980年7月,設立海門專區,隸屬臺州市,轄海門區、臨海縣陳大鎮、山東人民公社、前所人民公社。1981年7月,撤銷海門專區,設立椒江市,為行政區,以椒江得名。此后,臨海縣章安區、黃巖縣洪家區、三家區相繼劃歸椒江市。1986年3月,撤銷臨海縣,設立臨海市。1989年10月,撤銷黃巖縣,設立胡
縣政府駐海游鎮人民路59號。天臺縣 面積1426平方公里,人口56萬。郵政編碼為。縣政府駐赤城街道中山東路314號。仙劍縣 面積1992平方公里,人口47萬。郵政編碼為。縣政府駐人民路福英街道后學巷1號。玉環縣 面積378平方公里,人口40萬。郵政編碼為。縣政府駐珠港鎮東城路6號。臺州港 臺州港是以大麥嶼港、健跳港、海門港、臨海頭門港、溫嶺港、黃巖港為核心的多功能、全能、綜合性中國港口。海門港現有萬噸級泊位61個,開通國際集裝箱定期航班。大麥嶼港距基隆港、福州港、寧波港均在200海里以內,擁有深水岸線14公里,可建1萬至5萬噸級泊位30個、10萬噸級泊位20個。條港區水深10米以上,可建5萬至10萬噸級泊位20余個,發展潛力巨大。臺州海岸線漫長,港灣優良,歷來是對外交往的海上門戶。早在公元230年,孫權就派大將韋文、諸葛率軍2萬余人從章安(今臺州海門港北岸章安)經益州(今臺灣),標志著美國大陸對臺灣的管轄正式開始。市內有大小港口21個,以臺州灣海門港、三門灣健跳港、樂清灣大麥嶼港等為主要。位于市區的海門港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南宋理宗年間就有日本商船進出,19世紀成為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海上貿易港口。1989年,國務院批準海門港為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港口。 2001年,交通部批準臺州港統一名稱為臺州港,確定臺州港是以海門港為中心,大麥嶼港、健跳港為南北兩翼的多功能、全能、綜合性的現代化國際港口。海門港岸線平直,港區寬闊,南北兩側規劃岸線長4500米。現有萬噸級碼頭81座,其中千至萬噸級碼頭20座,年吞吐量2000萬噸,有國際定期集裝箱航班。大麥嶼港為國家二級港口;健跳港曾被譽為重要的工業港口,被孫中山先生在《簡書(2006)》中命名為東方第九漁港。大麥嶼港、健跳港水深均在10m以上,浪平緩,常年不淤積。現有2.2萬噸級碼頭一座,2萬噸級多用途碼頭一座。可建5-10萬噸級泊位20余個。2004年全市港口總吞吐量2721.58萬噸,其中外貿吞吐量174.3萬噸,外貿集裝箱40451標箱,分別比上年增長26.6%、10%和38.2%。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