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問候。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習近平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全面的鄉村振興包括面廣,有人才的振興、文化的振興、經濟的振興等等,要推進鄉村振興事業就必須要明確重點、聚焦發力這樣鄉村振興的航船前行才能有保障、有動力、見實效。
聚焦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做好鄉村振興航船的后勤保障。基礎設施之于農業的發展,相當于工業的水和電,是不可缺少的。我們有海量的資源在農村、我們有巨大的需求在農村、我們有大量的人口在農村,如何利用好這些自然資源、生態資源,如何釋放城市工業的過剩產能,如何提高農村人口的生活水平,縮小貧富差距,首先就需要做好城市與農村的鏈接,要想富,先修路,要完善交通運輸網絡,加強農村道路建設,改善農村交通條件,提高農場品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發展現代農業物流體系,建設冷鏈物流設施、集貿市場等,其次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及質量也必須要推廣現代化農業設施,加強電力和通訊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生產力,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提高農民生活生產便利度和舒適性。
聚焦產業發展,讓鄉村振興航船有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撐。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健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長效機制。產業振興是增強農業農村內生發展的動力源泉,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關鍵,對于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具有重要意義。但目前我們仍然面臨產業基礎薄弱、人才短缺、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市場體系不完善等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設立鄉村產業振興專項資金,支持鄉村產業項目建設,出臺有利政策鼓勵城市資本向鄉村流動,建設美麗鄉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發掘當地“土特產”等特色農產品,結合當地土壤、氣候等條件培育獨特品質和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推動農村電商發展,搭建電商平臺,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促進農產品流通,培育鄉村文旅產業,挖掘文化資源,開發具有鄉村特色的文創產品,打造特色民宿等網紅旅游目的地。
聚焦守護民生福祉,讓鄉村振興航船順利抵達目的地,見到實效。實現共同富裕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在鄉村振興之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這就要求我們既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也要不斷保障提高農民群體收入。我們要及時發現并幫助易返貧致貧人口,根據不同群體類別分層分類實施幫扶政策,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人口的內生發展能力,加大對貧困群體的就業幫扶力度,加強勞動技能培訓,持續增加貧困群眾的收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