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就是用來換彩禮的。”
“一個女娃娃不趁早嫁人,難道在家當個老姑婆。”
“三萬塊錢,不虧。”
相信所有觀眾看到這幾句臺詞都會火冒三丈。這種觀念雖然傳統(tǒng)、落后,但也是當時那個年代的部分真實寫照。
如果谷雨當時聽從酗酒父親的命令,跟一個從不認識的男性結婚,很可能就會像張桂梅看到的那位年輕女性一樣:背一個,牽一個,放任另一個孩子哭,因為她正在晾衣服,肚子里正在懷的還有一個。而她之所以要生這么多孩子,只不過是因為婆婆“想叫我生個男娃娃”。
但張桂梅校長的出現,讓一個又一個像谷雨這樣的年輕女孩,有了不因貧、因病、因觀念輟學的機會,有了提升學歷、走出大山、徹底改變命運的可能。
近年來,關于張桂梅的報道和采訪數不勝數,觀眾對張桂梅校長的故事早已十分熟悉,但在看這部正在 CCTV-1 黃金檔和騰訊視頻熱播中的《山花爛漫時》時,依舊會被感動。
據 CVB 中國視聽大數據顯示,《山花爛漫時》在黃金時段收視率高達 2.708%,四天獲得黃金時段電視劇收視率 TOP1,在騰訊視頻站內 2 榜 7 次登頂。
《山花爛漫時》之所以能在播出后口碑一路高漲,本質原因在于編劇寫硬了扎實的文本和細膩的情感,導演拍活了大山里的真實質感,演員演活了張桂梅的倔強堅定和一眾懷揣著信仰要為女高奮戰(zhàn)的仁人志士。
編導演俱佳的《山花爛漫時》,是對新時代主旋律劇集的堅實表達,也是對主流劇價值維度的拓寬。
建造真實質感,夯實現實根基
張桂梅第一次出場,是被好朋友方瓊帶著去谷雨家。山村土路顛簸難走,在方瓊的話語中可以發(fā)現,張桂梅至今還尚未學會在土路里騎摩托,下一秒,勸學急切的她就摔倒在了路邊。就在她為谷雨的輟學感到遺憾時,媒婆帶著眾人吹吹打打地來了:酒鬼父親谷老三,為了三萬塊錢彩禮,把谷雨“嫁”了出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