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副書記、省長趙龍在省管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中強調,要弘揚“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精神,打破慣性思維、擺脫路徑依賴,主動想事、主動干事,用改革實招硬招抓好落實。廣大黨員干部作為時代“答卷人”,應解開思想枷鎖,打破思維定勢,破除工作慣性,堅持真抓實干,以不變初心應對變化時局,執“創新”之筆,譜寫改革“興”篇章。
以“解開思想枷鎖”起筆,使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拼勁。思想枷鎖是一切進步與發展的藩籬,廣大黨員干部應破除思維定勢,堅持思想破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學細悟黨的創新理論,以學修身,以學增才,通過革新理念,拓寬視野,弱化“本領恐慌”;同時,要跳出經驗主義、本本主義的泥沼,掙脫模版思維、定勢思維的束縛,按客觀規律辦事,結合實際情況,做到因時而變、因地制宜、因勢利導;要勇于跳出舒適圈,嘗試新事物,分析新問題,研究新情況,學習新經驗,在實踐中錘煉思想新理念,延展工作新思路,拓寬發展新路徑,汲取“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智慧,努力在創新發展中實現更大作為。
以“破除工作慣性”頓筆,保持“射虎不成重練箭”的韌勁。遠飛者當換其新羽,善筑者先清其舊基。走訪調研并非機械式拍照留痕,而應在與群眾溝通中了解民情、體察民意,緊“貼”民生民情,紓解民生難題,切實做到為民謀福祉,為民解憂愁;填送報表不能敷衍了事、應付交差,要適時留底、及時更新,做到眼里有活、心中有數,從數據中分析情況,在表格里明辨現狀,汲取養分。黨員干部要破除舊的思維模式與行為習慣,將干事態度由“疲于應付”變為“主動出擊”,在紀律法規、文件精神允許范圍內,抓住主線、分清主次,轉變新思路、運用新經驗、解決新問題,在改革過程中鏡鑒思維定勢的教訓,逐光而行。
以“堅持真抓實干”運筆,鉚足“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干勁。習近平總書記曾作出指示:“九層之臺,起于累土。要把這個藍圖變為現實,必須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干好工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不乏部分干部因思維定勢而大追“形象工程”,大搞“面子工程”,形成錯誤的政績觀而一味追求高樓聳立的“水泥森林”,對典型范例進行照搬照抄,導致千城一面的同質化現象。廣大黨員干部應以實字當頭、以干為先,繼承“摸著石頭過河”的優良傳統,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多捧“燙手山芋”,多啃“難硬骨頭”,力戒形式主義,摒棄“浮光掠影”,做到踏石留印、抓鐵有痕,挺膺“實干”之姿,為改革注入強勁動能。
以“積極開拓創新”收筆,拿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闖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講常新。”創新是改革的靈魂,也是推動事業發展的動力源泉。打破慣性思維不應畏葸不前,而應擺脫路徑依賴,大膽破舊立新、固本興新。要涵養“創”的思維,解放思想,創新理念,錘煉真功夫,走出“舒適圈”,敢于硬碰硬,更加積極主動創業干事;要提升“創”的能力,把握時代發展變化趨勢,準確識變,做到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穩抓發展新機遇,爭做“創新型”干部,勇闖創新“無人區”,力造創新實業績。創新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把好發展總舵,以小切口、微鏡頭匯聚點點星光,集腋成裘,讓開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不竭的源泉活水。
(龍巖市永定區合溪鄉人民政府 賴璐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