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對全面鄉村振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作出了宏偉的戰略部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號角嘹亮已然吹響,富石村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產業興旺是全面鄉村振興的畫布,走進富石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碧綠田野,麥浪隨風搖曳,仿佛在訴說著豐收的故事。肥沃的土地孕育著希望,鄉村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吸納著眾多勞動力,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夢想。特色農產品走出鄉村,邁向廣闊市場,為農民帶來豐厚收益。農民們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創造著美好的生活。
生態宜居是全面鄉村振興的底色。沿著鄉間小路前行,錯落有致的民居點綴在青山綠水之間。白墻黛瓦的房屋與周圍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宛如一幅美麗的水墨畫。村里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垃圾分類有序進行,污水處理設施完善,村莊變得更加整潔美觀。家家戶戶的庭院里種滿了花草樹木,花開時節,香氣四溢,為村莊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治理有效是全面鄉村振興的畫筆。基層黨組織發揮著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帶頭引領,為鄉村發展出謀劃策。村民自治機制不斷健全,大家共同參與鄉村事務管理,自發制定具有特色的富石村規民約,使決策更加民主科學,法治觀念深入人心,鄉村秩序井然有序。
鄉風文明是全面鄉村振興的顏料。在文化建設方面,富石村也毫不遜色。村里自發建起了明倫廣場、圖書館、民俗展覽館等文化設施。明倫廣場上,村民們載歌載舞,享受著豐富多彩的業余生活。圖書館里,書籍琳瑯滿目,為村民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民俗展覽館則展示了富石村的歷史文化和傳統習俗,讓后人更好地了解和傳承鄉村文化。
生活富裕是全面鄉村振興的畫框。農民的口袋鼓了起來,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教育資源向鄉村傾斜,孩子們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醫療設施逐步完善,村民們看病更加方便。鄉村道路四通八達,網絡覆蓋每個角落,鄉村與世界緊密相連。
富石村,正以昂揚的姿態,在全面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闊步前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里將繪就出更加美麗的新畫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