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日趨復雜,各種不和諧、不穩定因素仍伴隨我們,在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作為年輕干部,必須要肩負起重大責任和使命,我們必須練就過硬本領,胸懷大局、開拓視野、武裝頭腦、提升能力,做新時代的領路人。
一、信念堅:把好政治方向,堅定理想信念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說過:理想是指路明燈。回望黨領導人民奮斗的不平凡歷程,無數仁人志士為了實現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不惜流血犧牲,靠的就是一種信仰,為的就是一個理想。從事律師職業的施洋同志,不甘普通工人一次次地被資本家陷害、摧殘,堅定地與群眾奮戰一起,為保護工人利益奔走,高呼“我不怕人,不怕事,不怕死,你們殺了一個施洋,還有千萬個施洋!”我們今天的輝煌成就、今天擁有的幸福生活,離不開施洋、江竹筠一樣的共產黨人為黨和國家的犧牲與付出,離不開他們打破舊秩序、建立新世界的堅定信念。
我們享受了前輩流血犧牲創造的幸福生活,同時也應該肩負起自己的使命和責任。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政治信仰,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牢記初心使命,對黨忠誠,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眼界寬:謀求宏大格局,著眼長遠發展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隅,不謀大勢者,不足以謀一時。”古往今來,凡能成大事者,必須具備遠大的視野和宏大的格局。在正定工作時,年輕的習近平同志就善于發揮其戰略眼光,通過走訪調研,相繼制定了發展“半城郊型”經濟、工業興縣、旅游興城、繁榮振興正定縣城等戰略規劃,立好了正定發展的“四梁八柱”。
人們常說,眼界決定境界。看待萬事萬物,不具備開闊的眼界,而是計較于眼前名利,那么他一定無法走得長遠,更遑論能有一番作為。作為年輕干部,應能夠胸懷大局,善于分析和預判,學會看得遠,能夠想得深,時刻將眼光放到國家未來發展,審時度勢,眼光長遠。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寬廣視野,學習毛澤東同志“見事之于未萌”、善于將現實和未來貫通起來思考的戰略眼光和敏銳洞察力。
三、腦力強:加強理論武裝,培育創新思維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腦力不夠強,我們會迷失方向。面對紛繁復雜、物欲橫流的世界,很多人逐漸放棄了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缺乏從書籍中汲取智慧、浸潤心靈的主動性,理論水平不斷下滑,工作上也難以出彩。雖然我們離開學校,踏入社會,但當我們走向各自不同的工作崗位時,面臨的新環境、新形勢,都要求我們不忘加強理論學習。我們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不斷提高自身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黨的創新理論滋養初心、引領使命,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除了基本的理論學習,年輕干部還需具備創新思維。實科技飛速發展,世界日新月異。僅僅依靠老辦法,固步自封,我們終究會被淘汰。創新決定未來。我們要積極把握世界發展大勢,大力發展自主創新,著眼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不斷提高創新能力。
四、腳力足:深入基層群眾,發揚實干精神
增強腳力,需要走入基層,貼近群眾。基層是最好的課堂,群眾是最好的老師。作為年輕干部,要深入踐行黨的宗旨意識,真正將群眾路線落到實處。習近平同志在陜北梁家河插隊時,帶領村民打壩造田、修沼氣池、建鐵業社,在實干中逐步樹立“要為人民做實事”的堅定理想信念。工作中的許多問題,坐在辦公室里是想不出好法子的。只有與群眾汗灑在一起、事干在一起、情融在一起,才能更好地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
增強腳力,還需要有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干事業不能做樣子,必須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年輕干部要主動到矛盾多、任務重、困難大的關鍵崗位發揮聰明才智,不做坐而論道的清談客,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要有釘釘子精神,穩扎穩打向前走,經風雨,見世面。只有腳力足,我們才能行穩致遠。(漢陽法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