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災害的肆虐之后,大地往往留下滿目瘡痍,人們的生活秩序遭受嚴重破壞,經濟發展陷入停滯。2024年9月3日海南島經歷了超強臺風“摩羯”,“摩羯”的到來破壞力之強、影響之大,超乎想象,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但在災難降臨之際,總有一股不屈不撓的力量迅速匯聚,那就是中國共產黨。在黨的堅強帶領下我們戰勝了一次又一次的災難,海南受災地區文昌、海口等地已逐步恢復往日的生機與活力,災后的重建也刻不容緩。
一、堅定不移,堅持黨的領導。我國黨中央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中心思想,所以黨的堅強領導是災后重建的核心保障。面對自然災害,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在這次的災害中我們不難看到黨員干部始終沖鋒在一線的身影,各級基層黨組織發動組織力量積極投入抗災當中,成為群眾最堅實的后盾。從緊急救援到物資調配,無不提現了黨的關懷與溫暖。黨的堅強領導,為災后重建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障。
二、統籌規劃,科學施策。災后重建不是簡單的恢復原狀,而是要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黨領導下的重建工作,注重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既要考慮當前急需集中力量推進受災地區的通電、通水、通信、通氣、通路、通油等六通工作,解決住房、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問題,也要著眼于可持續發展,科學布局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等。通過引入先進技術和管理模式,提升重建質量和效率,確保災區人民不僅能快速恢復正常生活,還能在重建中享受到更加安全、便捷、美好的生活環境。
三、復產復工,激發經濟活力。要將恢復生產、復工復業作為災后重建的重要任務之一。出臺政策,支持受災地區復工復產,例如實施容缺機制、加強信用正向激勵、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激發企業和群眾的生產積極性,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的有效銜接。大力支持受災企業恢復生產,幫助農民搶收搶種,減輕災害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同時,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力素質,注重科技的在產業中的積極作用,為災后經濟恢復注入新質生產力,無限激發經濟活力。
四、號召社會參與,共筑家園。災后后的重建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積極調動社會力量,群策群力共同戰勝災害。在黨的號召下,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手,捐款捐物,參與志愿服務,形成了眾志成城、攻堅克難的抗災社會氛圍,有了全社會共同關心和支持,海南災后的重建也得到了精神上的支持,是災后重建工作取得勝利的重要支撐。
災后重建與復產復工,是一次對黨執政能力和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檢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我們見證了黨的堅強領導、人民的偉大力量以及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展望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終將實現我們的中華偉大復興夢。
(陵水黎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 許銘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