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假期間,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蘇州理工學院指尖夢天使支教團“風虞盡起,枝葉扶蘇”支教小隊帶著滿心歡喜與期待來到河南虞城縣的大楊莊小學與小朋友們相知、相識,成功與小朋友們打成一片。期間,小隊進行了多次素拓,讓隊員在主動參與戶外活動的過程中學習、解決問題,發現平常易被忽略的小美滿,同時加強了隊員間的團隊合作能力,鞏固了隊員之間的凝聚力。而其中商丘博物館素拓行給隊員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商丘博物館,又被稱作“中國商文化博物館”,承載了千年文化精粹,作為華夏文明之窗,其豐富的館藏,涵蓋了歷史、藝術、自然等多個領域,讓商文化歷史觸手可及,支教小隊選擇走進商丘博物館,探尋這片古老土地上的文化脈絡。博物館的建筑設計構思源于商丘歸德古城,體現博物館收藏、陳列、展示中國商文化的“微縮之城”這一概念。主展館由三層展廳組成,周圍環以景觀水面和庭院,古樸靜美。小小的城市蘊含如此豐富的歷史底蘊,支教隊員們走進博物館,走近商之丘。
隊員們迫不及待地進入館內,一塊巨大的電子屏首先映入眼簾,介紹著商文化悠久的歷史。在商丘殷商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展上,歷史課本上的青銅器終于呈現于眼前,古人愛以酒會人,因而青銅爵誕生了,斟滿美酒,情誼深重。而鼎作為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視為立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征。商朝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鼎”盛時期。新石器時代的商王朝,發明了鐵質的農具,以及冷兵器,如斧鉞,在館內同樣可以窺見它們的身影。
在商業文明展區,隊員們了解到十大商幫,進入展館,隊員們仿佛置身于古時的鬧市,聽到了街邊小販叫賣聲不停,看到了來往行人喜色匆匆,絡繹不絕。博物館通過制作蠟像,模擬了當鋪,服裝店,茶館等場景,再現了當時的商賈貿易發展和經濟繁榮。商幫的出現和發展,促進了商業的繁榮,促進了地區間的聯系與經濟交流;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建立起市場間暢通的溝通渠道;弘揚了中華傳統的美德,商幫主張儒意通商。
博物館既承載千年歷史文化,也弘揚著時代弘毅。
搭上博物館探索之旅的末班車,支教隊員們來到一處長廊,兩側擺滿了關于“雷鋒”事跡的海報。雷鋒,其實從來并未走遠,雷鋒精神更是時刻伴隨這個時代。商丘是一篇平凡而不朽的詩。在這片熱土,如歌的歲月中,孕育了一批批商丘“雷鋒”。一個個凡人善舉,一幕幕感人的場景可能就發生在每個人的身邊。雷鋒精神也一直在商丘代代相傳,“商丘好人”儼然已成為當地一個響亮的名號,也是對雷鋒精神的最好傳承,向雷鋒同志學習,弘揚和凝聚強大的社會正能量。
在此次素拓行動中,隊員們領略了商文化的博大精深,回顧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感嘆于古人的智慧與情調,驚嘆于精美的瓷器與壁畫。與此同時,在現代技術的加持下,更多的文物“活”了起來,數字博物館,全息投影,VR等相關技術都讓歷史的古韻觸手可及。此外,隊員們也感受到商丘這片熱土上似雷鋒一般友愛善良的人,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打開心扉,隊員們堅定了決心,把每一天的支教都認真對待,爭做“商丘好人”,繼承雷鋒精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