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行了總動員、總部署,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清楚、講明白、落到實處,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全黨全國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廣大黨員要學會運用“小切口”、“小活動”、“小鏡頭”催生“四兩拔千斤”之功效,從而實現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余音繞梁”、“回味悠長”。
立足“小切口”學出“大道理”,把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清楚。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15個部分60條,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可以說是高度概括、博大精深,其中不乏專業極強的理論篇章,更有著養分充足的思想富礦。對于理論基礎薄弱的群體來說,學起來并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有些知識水平較弱的群眾,一味地“大水漫灌”式填鴨教學,往往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學習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要善于從“小切口”講透“大道理”,不搞“聳入云端”的高大上教學,多點“接地氣、近民生”的小切口宣講,講百姓最關心的住房、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講國家大局、未來走向,用土味方言講出新滋味,用聊家常方式傳播黨的好政策、好聲音,在“春風化雨”中把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清楚。
立足“小場景”搭建“大舞臺”,把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講”明白。宣傳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場所,不必拘泥于“正式化”的會議室,不必是“嚴紀明”的講課堂,不需要“高大上”PPT。可以到田野地頭上“一對一”教學,到社區大院里的“嘮嗑式”學習互動,從板凳上的“宣講課堂”,到文化廣場上的“走基層”惠民演出,用“小場景”搭建“大舞臺”,在充分了解群眾喜好、尊重當地風俗的前提下,伴隨著有溫度、有情感的“歌舞唱跳”宣傳活動,讓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真正“講”明白。
立足“小鏡頭”投射“大效應”,把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到實處。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要抓“關鍵少數”,發揮黨員示范帶動作用,借助“小鏡頭”投射“大效應”,黨員干部要當好群眾“學在前列、干在實處”的示范者,不做“閉關修行”的清談客,當好“實干擔當”的奮進者,只有一步一步干在實處,才能昂首闊步走在前列,在充分學習的基礎上,將學習感悟和收獲轉化為奮斗的動力和成果,在推動改革發展的過程中樹勞正確政績觀、責任觀、大局觀,領會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中“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既要立足當下,又要著眼長遠,既做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也做為后人作鋪墊、利長遠的好事。在學用相長中把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到實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