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是什么?在學校的象牙塔里,它是書本上可理解的褒義詞,老師教育我們要做一個負責任的人;而進入社會的實踐場,它從一種詞意的抽象概念逐步明晰為具體可數的事件。尤其是站在基層建設的這只充滿熱血與奮斗的隊伍當中,我更是從心出發真切感受到“責任”二字的豐富內涵,它是我們的職業道德覺悟,是人人在其位謀其政,是工作的職責和任務。
責任是“一根針”,用心織密基層“細節圖”。作為基層干部中的一員,時常要面對上級各系統各部門的工作標準和要求,都需要落實到基層工作當中。正所謂“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無論是哪一個部門的上級指示,都需要去做好。比如開展防汛救災工作,基層工作人員必須時時刻刻聽從上級領導部署安排,要切實服從和領會上級指示,并第一時間排查地方隱患,連夜安排轉移可能受影響的住戶,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在這些工作當中,我們深刻踐行責任當擔,把握政策要求,提高工作執行力,堅定理想信念,做一根能穿針引線,落布生花的針,做好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做好黨和政府在基層的形象代言人。
責任是“一塊磚”,用心搭牢基層“幸福屋”。基層工作繁多復雜,就像建房子一樣有分工也有合作,每個人都有自己負責的工作板塊。在平時基層干部要有規劃地砌好自己的那面墻,而遇到重要活動和工作任務,干部們又要統一籌劃,組織安排,為了完成共同的奮斗目標擰成一股繩,搭好重要工作的這根房梁。比如開展鄉村振興,需要黨建引領指揮總方向,契合地方特色發展優勢產業,結合群眾需要采取現代化高效率的方式,這不僅需要有農業專家能手來為農作物生長保駕護航,還要背后幾十上百個的干部做好自己分內之事,前期規劃預測發展情況,中期開展推廣銷售渠道,后期總結形成長效機制,扣好每個環節,才能建好百姓的生活家園。
責任是“一盞燈”,用心點亮基層“未來路”。每個人都夢想走在鋪滿鮮花的路上,但泥濘和砂石,才是高質量發展之路上最常見的風景。當我們心懷責任,走在基層建設的這條路上,才不會被一時短暫黑暗而蒙蔽雙眼,而是會主動化作一盞照亮前方的燈,不僅讓自己看清當下應采取怎樣的方式積極迎接挑戰,更是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努力奮進。現在有許多年輕的“三門”干部,出了家門進校門,出了校門進機關門,工作經驗少,實踐鍛煉少,對生活經驗的體會成長更是匱乏。因此需要年輕干部們自己主動擔當作為,拿出年輕人的朝氣和銳氣,大膽工作不要畏首畏尾,破除畏難情緒,敢于打破自我舒適區,勇于接受新事物。另外,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大膽請假,敢于上問,認真汲取老一輩的扎實工作經驗和工作成果,轉化為自我成長的動力。最后,需要戒驕戒躁,養成獨立工作作風,潛心深耕工作,沉心靜氣地專注在業務知識上,在穩步中前行,走好未來路。
責任的重量,在每一次與老百姓打交道的眼神里,有信任,有期許;在每一次領導前輩的囑咐里,有教誨,有肯定;在每一次從零到壹的工作里,有反思,有成長。我何其有幸,能在年富力強的青春之時身在基層奮斗,既然選擇了這里,便只顧風雨兼程,但求為祖國發展貢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