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民生工作離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聽民聲、紓民困、集民智,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黨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要切實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提高社會建設水平,“讓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從“百”到“零”,聽民之聲“零距離”。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聽取民意是為人民服務的起點,了解群眾需求是工作努力的方向。我們要深入群眾,洞悉民心,了解民情;直面矛盾,化解民怨,解決民憂;站在一線,順應民意,促進民生。要經常與人民群眾換位思考,以心換心、將心比心,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認真傾聽、真誠對話、雙向互動,將民意民情放在最關鍵的位置,共同尋求協調解決問題的措施與辦法。
從“零”到“一”,解民之憂“一貫制”。利民之事,絲發必興。民生問題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是全面且細致的工作,更是耐心與貼心的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為民生”上出實招,在“惠民生”上下硬功,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每一項需求都值得被關注,每一絲憂慮都值得被化解,每一條建議都值得被考量。解民之憂,就是把民聲落到實處,腳踏實地解決民眾憂慮,切切實實改善民生。
從“一”到“百”,聚民之智“百事成”。集眾人之智,成眾人之事。民意民憂涵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獨木難成林,百川匯成海,故而在社會治理、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等問題上集民智是必經途徑。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解決民生難題更沒有捷徑,必須發揚釘釘子精神,堅持不懈,一抓到底,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著眼于實際,我們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既要全力以赴,又要審慎行事;著眼于長遠,民生的改善是一場永無止境的征程,我們將持續以發展的眼光,解決發展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問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