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安徽省蕪湖市鏡湖區紅星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場別開生面的科學探索活動——紅星社區“手工 DNA”探尋生命的意義,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眾多充滿好奇心的小朋友積極參與其中,共同踏上了這段奇妙的生物學之旅。
活動伊始,現場氛圍熱烈而有序。小朋友們圍坐在一起,眼睛里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此次活動旨在通過親手制作 DNA 雙螺旋結構模型紙質版,讓小朋友們深入了解生物學的奧秘,激發他們對科學的濃厚興趣。
“結構之美”——揭開 DNA 的神秘面紗為了讓小朋友們更好地理解 DNA 的結構,指導老師首先向他們詳細介紹了 DNA 的結構簡式圖。老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將復雜的科學知識轉化為易于理解的小故事和簡單的圖形,讓小朋友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初步認識了 DNA 雙螺旋結構的特點。


“動手之樂”——制作 DNA 模型了解了基本的知識后,小朋友們迫不及待地開始動手制作 DNA 雙螺旋結構模型紙質版。他們按照老師給出的步驟,認真地對折紙張、折出痕跡、調整塑形。在這個過程中,小朋友們遇到了一些小困難,比如紙張折歪了、對角線折得不夠整齊等,但他們并沒有放棄,而是相互幫助,一起克服了難題。


“成果之喜”——展示與交流經過一番努力,小朋友們都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他們興奮地將自己制作的模型高高舉起,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隨后,大家互相交換展示成果,分享制作過程中的心得和體會。


一位小朋友興奮地說:“我以前只在書上看到過 DNA,今天自己動手做出來,感覺太神奇了!”另一位小朋友則表示:“通過這次活動,我對生物學更感興趣了,以后我要好好學習,探索更多的科學奧秘。”


活動現場,指導老師也對小朋友們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老師說:“看到小朋友們如此認真和投入,我感到非常欣慰。這次活動不僅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激發了他們對科學的熱愛和探索精神。”
此次紅星社團“手工 DNA”活動的成功舉辦,讓小朋友們在動手實踐中感受到了生物學的魅力,了解到 DNA 分子的雙螺旋結構。相信在未來,這些小小的科學種子會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開出絢麗的科技之花。
(安徽師范大學 張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