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縣聚焦群眾所需所盼,圍繞就近就醫、就近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優化門診、豐富服務內涵、強化醫療保障5個類別20項措施,健全縣、鄉鎮街道、村三級衛生服務體系,推出了預約號源向基層下沉、中高級職稱醫師值守門診、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質量、深化“一老一小”健康管理服務、加強慢性病健康管理、改善居民就醫服務體驗等十項便民惠民舉措,切實有效地提升了群眾看病就醫滿意度、體驗感和便捷性。
預留專家名醫門診號源。為了讓基層群眾隨時隨地都能掛上專家門診號,我縣實施了預約號源向基層下沉舉措,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每天至少預留了20%的門診號源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轄縣群眾提供門診預約服務,切實解決了鄉鎮群眾號源難求的問題。同時,我縣還充分發揮家庭醫生預約轉診、檢查等優勢,實施同級醫療衛生機構醫學檢查報告、檢驗結果共享互認舉措,既有效避免了患者多檢查、濫檢查、大檢查,又節省了檢查費,節約了醫療開支。
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鄉村。我縣大力推行遠程會診,讓優質醫療資源惠及到村。縣人民醫院與34家街道社縣衛生服務中心及鄉鎮衛生院簽訂了遠程心電圖會診協議、遠程放射會診協議,讓危重癥患者得到及時對癥治療,真正實現了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資源。
群眾就醫滿意度大提升。為了方便群眾在家門口得到及時醫治,我縣推出了優化門(急)診服務時間,針對無急診服務且診療量較大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工作日門診延時服務1-3個小時,或在節假日、雙休日等特殊時節延長門診服務時間,為上班、上學等特殊人群提供醫療、慢病配藥、健康咨詢等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還推行“一人一診室”就醫模式,既保護了患者隱私又維護了就醫秩序。設置完善了基層醫療機構就診指南及路徑標識,科學合理設置了診療等候縣域,提供診前健康教育知識宣傳。規范基層就醫環境,保持就醫環境干凈整潔。縣、鄉鎮街道兩級醫療衛生機構還為群眾提供了預約掛號、門診住院繳費、查詢體檢和檢查檢驗報告、查閱病歷健康檔案線上辦,省去了患者排隊等候的煩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