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振興的重要力量,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9月2日是學生們開學的第一天,而開學的第一課預示著新的開始、新的希望,在這一重要節點進行教育十分重要。打造高質開學第一課不僅能開拓學生們的視野,也能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和信心。那么如何打造高質的開學第一課是值得大家思考的一個問題。
首先,要抓住“學”的核心。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人才支撐,離不開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人才,因此我們更加需要思考,到底要帶給學生們怎樣的開學第一課。有的學校在第一課會給學生講抗戰歷史、英雄事跡,講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有的學校會在第一課講奧運精神,講奧運健兒們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信念;而有的學校則會講科技興國,講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各個學校可能講授的內容不盡相同,但通過這些課程,大家總能獲得一種無聲的力量,這種力量震顫人心,也激勵著祖國的未來不斷前行。所以,想要抓住學的核心,就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中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青少年。
其次,創新“學”的方式。近幾年來,各大學校不斷開拓創新開學第一課的學習形式,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推進思想教育建設,告別枯燥的宣講和嚴厲的說教,針對學生的喜好制定學習策略,提升了學生的接受度和獲得感。例如在安徽省祁門縣,老師們把“開學第一課”的課堂設置在大自然中,通過互動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們親身體驗了火焰掌、大象牙膏、藍眼淚發光等多種有趣的實驗,了解了螢火蟲知識和星空小知識,體會了科技的魅力。西安高新第三小學讓學生自己上臺分享自己喜歡的奧運健兒,傳遞奧運精神,化被動為主動,讓開學第一課真正成為學生的課堂。在山東青州市人民法院,也有一堂特殊的課程,孩子們充當法官、書記員、公訴員等角色,通過模擬案件審理的一系列流程,體會到了法律的嚴謹與不可侵犯,在潛移默化中豎起了內心法律的紅線。這些課堂新形式寓教于樂,更能讓學生們愛學、樂學、積極學,提升了學習的效率,激發了學習的熱情,讓開學第一課更加高質高效。
最后,鞏固“學”的成果。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一節課的內容是有限的,但學習生涯的無限的,只有在后續的學習生涯中不斷將其拓展,才能形成更加深刻完整的認知。開學第一課猶如在學生們的心中種下一顆優質的種子,后續仍需要家長、學校、社會多方合力,共同為其澆水、除草、施肥,只有這樣,這顆種子才能茁壯成長,逐步成長為參天大樹,成為國家的中流砥柱,并為下一代小樹遮風擋雨,我們每一代亦是如此,代代相承,用擔當奉獻譜寫青春之詞,成為時代的奮斗者、奉獻者和追夢者,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懈奮斗。
開學第一課雖然只是新學期的起點,但卻能通過多樣化的形式給學生們的成長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讓其以英雄為榜樣,以知識為武器,以目標為動力,成為一個勇敢的追夢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