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五四青年節對全國廣大青年的寄語精神,導和幫助青年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緊密結合學科專業優勢,激勵學生立下鴻鵠之志,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2024年7月22日至7月24日,黑河學院北疆青年社會實踐團前往綏芬河開展為期3天的2024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學習,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傳。
(一)精心籌備啟航,實踐鑄就輝煌
7月11日,黑河學院北疆青年社會實踐團依據《2024年全國“三下鄉”社會實踐“身在最北方 心向黨中央”黑龍江專項活動方案》標準,經嚴格篩選與評審,榮膺為該專項活動的100支國家級示范性團隊之一。此殊榮不僅體現了團隊在紅色文化弘揚、社會實踐服務方面的深厚底蘊與創新能力,更彰顯了青年學子的責任擔當與家國情懷。
為確保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與高質量完成,7月12日至21日,北疆青年社會實踐團組織了系列專題培訓。培訓內容聚焦于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與保護、歷史故事的創意傳播、以及紅色教育活動的策劃與執行,旨在提升隊員們的專業素養與實踐能力,確保每位成員都能成為紅色文化傳播的使者。
7月22日,黑河學院北疆青年社會實踐團與綏芬河團市委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對接儀式,標志著雙方在紅色文化傳承方面開啟了深度合作新篇章。活動期間,實踐團成員與綏芬河團市委緊密協作,深入探索紅色教育資源,每日高效總結實踐成果并規劃次日行程,通過多媒體手段全面展現紅色遺址風采,深入挖掘革命故事,有效促進紅色文化與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不僅加深了雙方合作基礎,更為紅色基因的傳承與紅色精神的弘揚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能。
(二)追尋紅色足跡,弘揚革命精神
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北疆青年社會實踐團系統探訪了綏芬河市及周邊地區的紅色圣地與歷史文化遺跡,全面學習并傳承了革命精神。
團隊首站抵達綏芬河市人民法院,深入了解司法體系與法治精神,強化了對法治國家建設的認識與責任感。隨后,他們前往紅花嶺東北抗聯小鎮,緬懷革命先烈,深切體會革命斗爭的艱辛與偉大,堅定了為實現民族復興而努力的信念。
在綏芬河市博物館與大白樓,團隊成員通過豐富的歷史展品,深入了解了當地歷史與文化脈絡,增強了文化自信與傳承意識。同時,他們參觀了綏芬河國門口岸,見證了中俄經貿合作的繁榮景象,感受到了國家對外開放與國際地位的提升。
中共六大歷史資料館成為此次活動的重要一站,隊員們在此重溫黨的光輝歷程,深入學習革命精神,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與奮斗方向。最后,他們探訪東寧要塞,緬懷抗戰歷史,銘記和平來之不易,增強了憂患意識與愛國情懷。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紅色文化的深刻體驗與學習之旅,更是對青年學生理想信念與使命擔當的一次全面錘煉與提升。北疆青年社會實踐團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繼續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青春力量。
(三)紅潮涌動青春力,文化薪火續前行
青春獻禮綏芬河,紅色文化煥新彩。隨著2024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身在最北方 心向黨中央”黑龍江專項活動在綏芬河的圓滿落幕,北疆青年社會實踐團的青年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青春的價值與使命。在這三天的時光里,他們走訪紅色遺址,聆聽革命故事,用知識的光芒照亮歷史的記憶,用實踐的汗水澆灌紅色文化的土壤。每一滴汗水都凝聚著對紅色基因的敬仰,每一次交流都傳遞著對革命精神的傳承。展望未來,北疆青年社會實踐團將以此次綏芬河之行為契機,繼續深挖紅色文化資源,創新傳播方式,讓紅色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他們誓言將青春的熱情與智慧獻給祖國的文化事業,讓紅色文化成為激勵青年前行的強大動力,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