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隨著初秋一同到來的還有朝氣蓬勃的選調生們。從踏出校園到步入基層,環境和身份的轉變可能會讓選調生們不知所措,但在基層這張寬闊的“稿紙”上,要求新任年輕干部要敢想、要謙虛、要善為,備好這三把“刷子”,將“論文”寫到祖國的大地上,將青春與熱血在基層揮灑。
要敢想,胸懷要干大事的格局。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作為一名新入職的選調生,要樹立遠大理想,堅定愛國情懷,將組織交代的“重任”牢記于心,將人民滿懷的“期待”變成行動,將自己愛國的“情懷”化為動力。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念是實踐的指南。理論學習是胸懷“干事”格局的基本前提,趁全國興起學習三中全會《決定》熱潮的“東風”,新任年輕干部們要認真領悟《決定》精神,深刻體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此基礎上激發自己“想干事”的初心,以“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格局和毅力扎根基層,發光發熱。
要謙虛,保持勤問好學的態度。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寒窗苦讀二十載,新任年輕干部們已經接受新時代良好的素質教育,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課本上學習的知識還需要拿到生活實踐中去檢驗。初入社會,在與群眾交流、溝通,為人民謀事、干事等方面的工作經驗和知識儲備還遠遠不夠。以我為例,作為一個第一次到萬州的“外地娃兒”,學習當地方言、了解當地民風民俗和生活習慣是融入萬州這個“第二故鄉”的“便捷之門”,是深入群眾、與群眾打成一片的“門禁卡片”,是提高自身為民服務能力的“快速通道”。因此新任年輕干部切勿以高材生、大學生等身份自居,而是要快速走出“象牙塔”,完成從學生到基層干部的轉變,甘做“小學生”,積極向前輩們學習工作方法,探索基層群眾工作的“奧妙”,努力撰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要善為,培養為民服務的能力。敢字為先,干字當頭。一代代“創業者”為人民謀幸福,為祖國謀富強,為民族謀復興。百年崢嶸歲月,正是前輩們爭當“實干家”的“創業”精神,才有這青山綠水的美麗家園與舉世矚目的輝煌成績。浙大博士李家琦扎根基層,發現痛點,為保證村民便捷洗衣從而建設共享洗衣房,為保證空巢老人營養均衡從而建設共享大鍋。選調生小秦抓住直播帶貨的風口,成立農產品帶貨工作室,為當地農產品開辟網絡銷路,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干事創業”精神正在一代代干部心中不斷賡續,年輕干部要用好“干事創業”這個“傳家寶”,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在基層工作中不斷錘煉真本領,奮力實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重慶市萬州區水利局 臺少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