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鄉村人才隊伍建設是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支撐。為有效激發鄉村社會的內生動力,需要打造吸引力強、發展空間廣闊的鄉村人才生態。做好新時代鄉村人才隊伍建設,需要在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四方面下功夫,全鏈條破除體制機制障礙,讓各類人才在鄉村沃土會聚扎根。
新時代新征程,要充分發揮教育在服務鄉村全面振興中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培養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要以滿足農村需求為目標,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鄉村辦學條件,穩定鄉村教師隊伍,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提升鄉村教育質量。緊緊圍繞農村經濟發展需求,統籌用好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資源,建設農業農村所需相關學科專業,滿足農民多樣化的教育培訓需求。建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農村教育培訓體系,開展系統性、實踐性、專業化的農業技術技能培訓。發揮教育興文化、育鄉風、聚民心的作用,保護、傳承、弘揚、繁榮、提升鄉村文化,增強農民對鄉村的歸屬感與認同感,為鄉村全面振興持續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著眼本土,做好育才文章。加快本土人才培養是推動鄉村人才振興的立足點。實施鄉村振興,需要外來人才輸入,但無論是從現實計還是從長遠謀,打造引領鄉村振興的本土“生力軍”才是根本。要重視發揮引進人才的傳幫帶作用,幫助當地培養高水平本土人才,打造帶不走的人才隊伍。要探索建立鄉村人才信息庫,注重發現、培育好農村年輕黨員、返鄉創業青年、退伍軍人等“后備型”人才。要充分發揮各類主體在鄉村人才培養中的作用,依托各級黨校和農業產業基地等進行實踐鍛煉,培養一大批扎根農村的本土人才。要加強村黨組織帶頭人、致富帶頭人隊伍建設,將更多的“土專家”“田秀才”培養為“領頭雁”。
健全鄉村人才振興制度。強化校地校企合作。為了更有效地培養鄉村振興所需的人才,高校應積極與鄉村企業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共同致力于人才培養和科研項目的開展。通過這種合作,高校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習基地和科研項目,使他們有機會親身參與到鄉村的實際工作中去。同時,組織學生深入鄉村進行實地考察、實習和調研活動,不僅可以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還能有效提升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高校還應加強與鄉村社區的聯系,充分利用自身在科研和技術資源方面的優勢,實現與鄉村的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通過這種方式,高校可以積極幫助鄉村解決農業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為鄉村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最終,這種深度的校企合作和校地聯動,將共同推動鄉村振興人才的培養,為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貢獻出高校的力量和智慧。
新時代推進鄉村人才振興,要加強黨對鄉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把鄉村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推動政府、教育機構、企業等發揮各自優勢,形成以人才振興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強大合力。堅持全面培養、分類施策,創建全方位、系統化、規范化、專業化的鄉村人才培養體系,大力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優秀人才,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堅持培養與引進相結合、引才與引智相結合,下大力氣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吸引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青年等各類人才到廣袤鄉村建功立業,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鮮血液。強化制度保障,堅持以真摯情感留人、以優美環境留人、以發展的平臺留人、以事業的前景留人,完善鄉村人才激勵機制,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內在活力。營造良好氛圍,賦予鄉村人才干事創業更大的自主權,暢通鄉村人才發展提升的路徑與渠道,讓各類鄉村人才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鐵南街道 黃曉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