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鄉村地區的普及推廣,7月11日至24日,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語氳城野,音潤山川”實踐隊深入四川省廣安市與山東省濟寧市、臨沂市,開展了一系列以推廣普通話為核心,融合鄉村振興元素的創新實踐活動。
實踐隊秉持著“一地一策、一類一策,專項推動、重點突破”的實踐理念,以普通話推廣為主線,分地區、分類別推進,實現多點開花,重點突破。在線上,實踐隊累計發放八百余份問卷,以教育資源分配現狀、教育公平問題等現實教育情境為抓手,通過細致調研,精準把握當地中小學生的普通話學習現狀及提升需求。線下活動板塊中,實踐隊雙線并進,以四川和山東為基,針對城鄉學生群體,打造特色交互體驗課程,將普通話學習與文化傳授相結合。巴蜀團深耕四川,通過一系列鄉土研學、推普日活動及語言趣味課程,不僅提升了城鄉學生的普通話水平,而且激發了他們對本土文化的熱愛與自豪。同時,“方言故事會”等創新活動還引領學生們以方言為鑰匙,探索家鄉文化的獨特魅力,促進地方語言文化的活態傳承與城鄉語言隔閡的縮小。
齊魯團則細分為啟承隊與趣知隊,精準對接臨沂與濟寧的教育需求。啟承隊針對臨沂鄉村學生,巧妙融合傳統文學與現代創意,通過“詩歌貼貼樂”與“跟著文學去旅行”等特色課程,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文學素養。趣知隊則聚焦濟寧城市學生,通過趣味游戲“誰是大富翁”和文化分享“濟寧故事會”將地方特色文化與娛樂活動巧妙融合,搭建起城鄉學生交流的橋梁。此外,趣知隊精心策劃“綠野堂—友誼傳聲筒”系列活動,既促進了城鄉學生之間的情感聯結與普通話學習互助,又構建起和諧共融的學習社群。
“語氳城野,音潤山川”實踐隊以專業攜手地方,創新性整合教育資源,在多樣教學普及國語的同時深挖民族文化瑰寶,增強青少年對普通話與本土文化的雙重認同,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活力。展望未來,“語氳城野,音潤山川”實踐隊將持續響應國家號召,緊貼時代脈搏,創新實踐模式,深化推普與鄉村振興的交融,以青春之名,續寫華章,共筑和諧鄉村夢。
(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 邢碩文 孫若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