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礎,已快速融入生產、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等各個環節。建設“數字中國”,是邁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程中,擺在黨員干部面前的一道“必考題”。若想考出高分,黨員干部要下好本妙俗“三手棋”,運籌帷幄、沉著應答,為建設世界一流現代化“數字強國”貢獻新力量。
基于“本手”強產業,為“數字經濟”發展“輸血”。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數字經濟是我國參與國際競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更是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抓手。建設數字強國,必須搶灘數字經濟藍海,以產業化推動規模化,不斷做大做強數字經濟“蛋糕”。各級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要在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方面做足“文章”,持續壯大數字經濟“塊頭”,爭做數字經濟發展的“引領者”和“急先鋒”,以占領數字高地、贏得發展主動。
瞄準“妙手”強創新,為“數字引擎”構建“賦能”。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就是要適應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領導干部要牢牢扭住創新驅動這個“牛鼻子”,堅持用創新的思維、創新的舉措突破瓶頸、解決問題,以創新引擎為經濟發展賦能、為增進人民福祉添彩,以創新金鑰匙打開數字產業、數字治理過程中遭遇的萬能鎖,不斷釋放數字經濟潛力,讓創新成為“智慧中國”建設的“源頭活水”。
規避“俗手”強治理,為“數字中國”建設“護航”。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數字化治理是其中重要一環。各領導干部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站在以人為本的高度,強化數字治理意識、提升數字治理效能,加強數字化技術在公共服務城市管理、鄉村振興等方面的技術應用,讓“數字中國”建設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同時,要堅持底線思維,增強風險意識,加強動態管理,全面筑牢數字安全屏障,不斷提升數字治理能力與水平,以實現趨利避害、揚長避短讓“數字中國”這艘航船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篤行,方能到達。”前路雖遠,只要馳而不息、一往無前,就一定能不斷開創“數字中國”建設新局面,為推動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注入強勁動能、贏得歷史主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