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日的暖陽下,一支由青年學子組成的“興興”向榮實踐團隊踏上了歸鄉之旅,他們的目的地是素有“江南明珠”之稱的張家港市下轄的善港村,一個在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中煥發勃勃生機的典范之地。此行,他們帶著對鄉村變革的好奇與期待,希望通過實地考察,深入了解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和深遠意義。
剛踏入善港村的那一刻,一股清新脫俗、仿佛能洗凈塵囂的氣息悠然拂面而來,令人心曠神怡。這里顛覆了傳統鄉村的樸素印象,展現出一幅現代與自然和諧共融的美麗畫卷。街道寬敞整潔,房屋錯落有致,每一磚一瓦都透露出精心設計的韻味。沿途,郁郁蔥蔥的綠化景觀與各類花卉爭奇斗艷,為村莊披上了斑斕的彩衣。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村道兩側不僅點綴著生機勃勃的綠植,還巧妙地融入了豐富的農耕文化元素,如栩栩如生的稻草人守望田間,傳統農具雕塑靜默訴說著往昔故事,既極大地美化了鄉村環境,又深刻傳承了這片土地上的文化底蘊,給實踐團隊留下了極為深刻且美好的第一印象。
隨后,實踐團隊滿懷期待地踏入了善港村的現代農業示范區,這里仿佛是一個未來農業的縮影,讓人眼界大開。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他們親眼見證了科技如何為傳統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智能溫室大棚內,高科技的光芒閃耀,物聯網技術被巧妙運用,實現對溫濕度、光照等關鍵環境參數的精準控制,為作物營造了一個最適宜的生長環境。在這樣的條件下,各類蔬果茁壯成長,不僅產量實現了質的飛躍,更在品質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讓人贊嘆不已。
更令人驚嘆的是,這里還廣泛應用了無人機噴灑農藥、智能灌溉系統等前沿科技手段。無人機在廣袤的田野上空翱翔,精準而高效地完成農藥噴灑任務,既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又提高了作業效率;而智能灌溉系統則根據土壤濕度和作物需水量自動調整灌溉策略,實現了水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這些高科技的融入,不僅展現了現代農業的魅力,也讓實踐團隊的成員深刻感受到了科技進步對農業生產的巨大推動作用。
午餐時分,實踐團隊榮幸地被邀至村民家中共享家常美味。餐桌上,村民們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熱情地向大家細數著近年來生活的巨變:昔日泥濘不堪的小路已蛻變為堅實的水泥硬化路,低矮的土坯房被一棟棟寬敞明亮的樓房所取代,農業生產也從單一的種植模式走向了多元化、產業化的新篇章。更令人欣喜的是,隨著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村民們的農產品打開了更廣闊的市場,收入也隨之水漲船高,生活品質顯著提升。每一個細節都生動詮釋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深遠影響與實實在在的民生福祉。
下午時分,實踐團隊滿懷好奇與期待,深入探索了善港村的多個鄉村振興項目現場。在充滿活力的鄉村文化體驗區,成員們親手參與了傳統手工藝制作,從一針一線到一筆一劃,無不透露著鄉村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獨特魅力,讓人沉醉其中。隨后,他們步入生態農業觀光園,眼前豁然開朗,五彩斑斕的花海映入眼簾,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動的自然畫卷中,深刻感受到了自然之美與現代農業生產的和諧共融。而在電商服務中心,團隊更是眼前一亮,通過詳細了解善港村如何利用電商平臺這一現代科技手段,有效拓寬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為農民增收致富開辟了新的路徑,展現了鄉村振興的廣闊前景與無限可能。
隨著夕陽西下,天邊染上了一抹絢爛的橙紅,一天的善港村探訪活動也緩緩落下了帷幕。然而,“興興”向榮實踐團隊的成員們心中卻燃起了不滅的熱情,對這次旅程意猶未盡。他們紛紛感慨,善港村之行不僅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更是對鄉村振興戰略深刻內涵的一次直觀體驗。在這里,科技的光芒照亮了農業的未來,文化的傳承讓鄉村之魂得以延續,生活的變遷則見證了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團隊成員們堅信,只要持之以恒地推進鄉村振興,中國的廣袤鄉村必將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成為美麗、繁榮、充滿活力的希望之地。
(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 吳珂)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