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青年是實現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攻堅力量和中流砥柱。新一批青年離開校園,投入工作崗位,面臨著身份和角色的雙重更新,要積極轉變心態,快速融入工作環境。作為青年一代的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不斷錘煉自身本領,勇于挑擔子,主動擔當起國家的使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爭做時代新青年。
青年人要迅速適應環境,及時轉變角色。這不僅有助于職場乃至個人生活中取得更好的表現,也是培養綜合素質、實現自我超越的重要途徑。變化是常態,環境在變,知識在更新,面對新環境和新角色時,青年人要勇于接受挑戰,而不是抵觸或逃避,主動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來適應變化。在轉變角色的過程中,明確自己的目標和定位,才能在紛繁復雜的環境中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被外界干擾所迷惑。良好的人際關系是適應新環境的一把鑰匙,青年人應該主動與周圍的人溝通交流,建立信任關系,尋求幫助和支持。同時,虛心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完善自己,可以更快地適應新環境并實現自我價值。
青年人要加強自身學習,練就過硬本領。面對世界百年難遇的時代大變局,面對千載難逢的歷史大機遇,作為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我們廣大青年同志需要加強自身學習,夯實基礎,錘煉本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真學問,學真本事,方能有所建樹。基層是社會的根基,那里有著最真實的生活寫照和最迫切的民生問題等待解決。了解實際情況和群眾需求,青年要深入基層,開展調研,通過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實地觀察,掌握第一手資料,知曉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準確的方向。同時注重學用結合,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實踐中的具體行動,才能讓青年真正發揮自身價值。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檢驗學習成效,不僅可以讓青年發現自身的不足,及時調整學習和工作方法,還能增強青年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激發他們不斷進取的動力,努力成為新時代坐標下能夠扛得起民族復興大旗,擔得起國家使命重任的時代領軍者。
青年人要勇于挑起重擔,爭做時代擔當。青年人正處在人生的黃金時期,擁有充沛的精力和無限的潛力。只要青年人有力量,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們應該積極面對困難和挑戰,要敢于迎難而上、主動擔當,不推諉、不扯皮,不做時代的“觀眾和看客”,而是將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之中,主動參與到鄉村振興等急難險重任務中去,通過實踐鍛煉來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用行勝于言的激情和干勁為自己代言、為時代定義。黨和人民有所需,時代青年有所應,用實際行動詮釋“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
廣大青年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導,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挺膺擔當,不負時代重托、不負人民期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繼續創造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歷史的新的青春業績。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