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目標的重要保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歸根結底要靠黨的堅強領導,靠黨的建設。一切改革和工作進行都是由黨來領導的,因此黨建制度改革對于全局改革起到的是決定性的作用。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黨的規章制度的科學完備程度。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并非單指某一方面的制度建設,而是指以制度改革推動黨的建設整體往前走,以各種制度要素的整合和創新,形成求真務實、勤政廉政、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黨建改革內容牽涉很廣,要使黨的建設制度保證黨的建設圍繞加強執政能力進行,應該有以下基本要求:
首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包括干部選拔任用、監督管理、政績考核等方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就是要完善科學的選人用人機制,為全面深化改革增強干部活力。進一步深化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探索干部績效考核評價制度改革,健全干部激勵保障機制,營造良好的干事創業氛圍。進一步改進競爭性選拔干部辦法,健全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機制,引導年輕干部到基層一線,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優勢,營造具有競爭力的人才環境優勢。堅持從嚴監督管理干部隊伍,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未來的改革方向應該制度化和法制化,國家應該保證公民享有監督權力的多種實踐途徑,網上人大監督、群眾來信來訪監督、網絡監督等等。建設一支宏大高素質干部隊伍,這將確保黨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其次,要與黨在當前所面臨的現實環境和所擔負的實際任務加強自身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相適應。黨的建設要順應時代要求,就必須進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使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外部環境發生變化,人們思想觀念價值觀念變化以及信息技術發展要求黨的思想建設方式方法要與之相適應如果黨的建設不能順應新的社會發展變化要求,就很難更好地發揮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領導核心作用。黨的建設的內容和重點等不是從一成不變的觀念中來的,而是來自實踐的要求,實踐提出什么樣的任務,黨的建設就要據此作出相應的調整,從而更好地發揮領導作用,
最后,要深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基層組織是黨的生命力的集中體現,深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制度改革能夠為全面深化改革增添不竭的動力。基層組織建設制度改革方面則著眼于鮮明服務主題,緊扣加強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建設主線,堅持政治屬性和強化服務功能相結合、培育發展和教育管理相結合,全面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切實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堅持抓基層打基礎,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真正實現確保黨的組織、黨的工作全覆蓋,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積極推進黨務公開。注重推陳出新、打造一批基層黨建綜合示范點健全黨員能進能出機制,強化黨員教育管理。
隨著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向縱深推進,黨的領導體制和執政方式必將不斷完善,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必將不斷增強,為全面深化改革成功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提供堅強保證。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北環街道辦事處朔方社區 王曉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