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是在合理吸收中華民族傳統工匠文化,在大國工匠、能工巧匠致力于高質量發展的偉大實踐中凝結而成的寶貴品質,具有自身的相對獨立性和能動性,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精神動力和價值指引。
加強工匠培養。新質生產力就是以創新引領實踐。發展新質生產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人才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性資源。大國工匠的培養要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方向;要建設教育強國,構建與發展新質生產力適配的高質量教育體系,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發揮大國工匠的頂梁柱作用;要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大力推進產教融合,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源源不斷為各行各業培養億萬高素質的產業生力軍。用好人才是培養人才的歸宿。完善工匠培養機制要堅持黨管人才,實施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深化人才制度改革,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
培育工匠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形勢下,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要繼續學先進趕先進,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鞭策自己,煥發勞動熱情,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職業道德,將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作為自覺行為。”發展工匠文化要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創造有利于出人才、出精品的良好創新環境;營造鼓勵大膽創新、勇于創新、包容創新的良好氛圍;培育創新文化,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從而激勵廣大勞動者在工匠文化中汲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力量。
講好工匠故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社會要崇尚勞動、見賢思齊,加大對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的宣傳力度,講好勞模故事、講好勞動故事、講好工匠故事,弘揚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社會風尚。”講好工匠故事,要堅持事理貫穿。要把工匠文化內蘊的“道”貫通于工匠故事之中,通過引人入勝的方式啟人入“道”,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讓人悟“道”;要堅持講事實、講形象、講情感、講道理相統一,實現說服人、打動人、感染人、影響人的目標;要打造各種精彩、精練的故事載體,把工匠精神寓于其中,使人想聽愛聽,聽有所思,聽有所得。工匠故事承載新質生產力的勞動內涵。
(拉薩市尼木縣續邁鄉 吳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