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地推動產業振興,要把‘土特產’這3個字琢磨透。”我們要堅決落實上級決策部署,突出生態優先,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做優鄉村“土特產”,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
念好“土”字訣,筑牢產業根基。鄉村產業發展的關鍵是用好一方水土,開發鄉土資源。每一方水土都有自己獨特的物產,這是“土特產”的自然之根。要準確把握自身農業條件,用好水土資源,發展特色產業,鼓勵各村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形式,發展蟠桃、梨等特色林果業,要堅持什么樣的水土就播撒什么樣的種子,有什么樣的資源就發展什么樣的產業。要注重開發農業休閑觀光、生態旅游等多種功能,把鄉村資源優勢、生態優勢、文化優勢,讓鄉村既有形也有魂讓人們重拾記憶中的鄉愁。
打好“特”字牌,培育競爭優勢。土特產是獨特鄉村土地資源孕育的地域產品,也是一個地方獨具一格的標志。要堅持強龍頭、育特色,因村施策,著力構建“一村一品”產業格局。要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在保留傳統制作技藝的同時,實現工業化、智能化生產,穩步推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加強營銷。根據不同產品的優勢,聚焦重點區域和特定群體,采取電商推介、網紅帶貨、合同訂購、產品交易會、商超推廣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展開多渠道營銷,不斷增強產品的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以此擴大銷售面與量。
唱好“產”字歌,推動發展壯大。要把“土特產”文章做好,延長“產”鏈條是重要一環。要增強科技賦能。通過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深化產學研合作,加大對優質農產品的科技投入,多維度深層次為優質農產品賦能增值,實現產業鏈的延長和價值鏈的同步提升。要建強戰斗隊伍。要著力打造領導執行力過硬、致富帶領力過硬、群眾組織力過硬的“領頭雁”隊伍,同時引入更多的經營主體,包括企業、合作社、鄉村工匠和返鄉青年,廣泛利用優質人力資本,打造土特產的差異化競爭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