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0個教師節。教師是教育的靈魂,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錘煉高素質教師隊伍,要樹牢理想信念、涵養道德情操、提升認知學識、培養仁愛之心,夯實教育之基,筑牢教育之魂。
錘煉高素質教師隊伍,要樹牢理想信念,忠于職守、愛崗敬業。教育事業是民族事業,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大使命。實現民族復興,建設教育強國及培養時代新人,迫切需要廣大教師做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廣大教師要堅定理想信念,毫無保留地忠誠于黨和人民,忠誠于教育事業,把自己全部的忠誠、全部的精力、全部的激情獻給崇高的教育事業,做忠誠履職的模范,認真履職盡責,不負使命重托。
錘煉高素質教師隊伍,要涵養道德情操,以人為本、教書育人。教育的本質是以人為本,傳道授業,教書育人。古今教育理念一脈相承,都是把教書育人放在首要地位。廣大教師要以德為先,把培育人才,育好人才,育多人才作為自己的神圣使命,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的教育理念,關愛每一名學生,關心每一名學生的成長進步,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引導學生不斷學習,不斷成長。
錘煉高素質教師隊伍,要提升認知學識,勇于創新、精益求精。教師是學生智慧的啟迪者、人生的引路人,好教師要有豐富的認知、扎實的學識,好教師自身就應是一本“好教材”。為人師者,要從業務上對自身提出高標準、嚴要求,做一名飽學之士,做一名新時代的“大先生”。要不斷更新理念、勇于創新、精益求精,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照本宣科,不做教書匠,在創新型教學中激發學生內在的創造潛質和潛能,讓學生在走向社會之后成為一流創新型人才。
錘煉高素質教師隊伍,要培養仁愛之心,淡泊名利、樂于奉獻。“春蠶、蠟燭、階梯、園丁、靈魂工程師……”是教師的標簽,代表的是愛心、責任、奉獻。為師者一定要有仁愛之心,要有奉獻精神、園丁精神、蠟燭精神、甘為人梯精神。十幾年的感動中國人物中,讓我們看到了諸多優秀教師代表的先進事跡。廣大教師要發揚淡泊名利、樂于奉獻的精神,更加自覺地加強師德修養,以德修身,以德治教,以德育人。要樹立崇高的精神追求,向高水平、高層次、高境界的優秀教師代表們看齊,甘為人梯、樂于奉獻,做讓學生愛戴的、讓黨和人民滿意的新時代好教師。(雨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