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公務員日常管理和監督,圍繞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目標,把好干部考核“方向關”“精準關”“導向關”,堅持客觀公正、精準科學,立足本地實際,不斷完善考核體系、細化考核指標,抓住公務員平時考核“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用”的“牛鼻子”,讓平時考核成為公務員提升能力素質的“磨刀石”、成長進步的“練兵場”。
一套方案,把好“考什么”的“方向關”
明確“考什么”,以公務員承擔的工作任務和職責為依據,注重考察德、能、勤、績、廉五種日常表現,突出對政治素質、工作實績和工作作風考核。結合實際制定《公務員平時考核工作實施辦法(試行)》,明確考核對象、考核內容、考核辦法、結果運用、獎優罰劣等具體細節,確保高站位統籌推進,為做好平時考核工作明確方向。
三大標準,把好“怎么考”的“精準關”
明確“怎么考”,嚴格考核程序,明確考核等次評定標準,并及時公示考核結果,增加考核透明度,做到公平公正。真正讓實干者得好評,讓“老黃牛”得公正。
一是嚴格政治標準。堅持把政治過硬放在首位,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情況作為重點考核內容,不斷推動廣大干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重大任務、重大斗爭中挺身而出。
二是錨定實績標準。圍繞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項目建設、應急救災、防汛抗旱等中心工作和急難險重任務,區分領導班子成員、一般干部兩個層次,通過“在現場看、見具體事”的方式,精準識別干部在工作執行、處突能力、工作成效等方面的表現情況,激勵引導廣大干部勇毅擔當、沖鋒在前,讓干事創業的干部吃下“定心丸”。
三是量化考核標準。在定性的基礎上細化定量指標,將共性指標與個性指標相結合,堅持正向考核與反向測評相結合,實現考核到人到崗、到事到責。根據工作難易、繁重程度,對不同崗位差異化設置考核權重,增強績效考核的真實性、精準性和有效性。同時圍繞表彰、通報、重點工作和急難險重任務完成情況等方面量化加、減分指標,使平時考核“看得見、摸得著、可操作”。
三個掛鉤,把好“怎么用”的“導向關”
明確“怎樣用”,深化聯動機制,注重將平時考核結果與年度考核、評優評先、干部管理掛鉤,作為選拔任用、培養教育、激勵約束的重要依據。
一是與年度考核結果掛鉤。將平時考核結果作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將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精準掛鉤,從“推著走”變成“主動干”,通過與年度考核結果掛鉤,能有效傳導壓力和責任,做到“千斤重擔人人挑”,在各項工作的開展上干勁更足、熱度更久、效率更高。
二是與評優評先掛鉤。將平時考核一貫表現優秀的公務員,優先推薦為評優評先對象、優先推薦職級晉升,不斷激發干部干事創業、擔當作為的熱情。
三是與干部管理掛鉤。在干部選拔任用、職級晉升等工作中加強平時考核結果運用,樹立“憑實績論優秀”的鮮明導向,對平時考核均為“較好”及以上等次的公務員優先推薦參加各類選拔考試、優先安排教育培訓、優先向縣委推薦提拔使用。
(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樂豐鎮人民政府 汪俊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