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一,也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23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取得顯著成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的重要動力。
當前,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面臨著生態環境問題依然突出、生態產品供給不足等挑戰。
為此,我們要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浙江安吉余村通過探索綠色發展之路,生動展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實踐成效。這一案例啟示我們,綠色發展不僅能夠保護生態環境,還能夠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要加快推動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激發每個人的環保熱情,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風尚,共同創造美好家園。
綜上所述,生態環保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持續推動。我們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加強制度建設,推動綠色發展,形成全民共治的良好風尚,共同建設美麗中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