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緬懷英雄先烈,回顧黨百年來的滄桑巨變,感悟歷史溫度,傳承烈士精神。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蘇州理工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巍巍照金展紅旗”小隊于2024年7月3日來到南京雨花臺、渡江戰役紀念館、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開展社會實踐。通過此次實踐教育活動,實踐小隊成員切身體會到先輩敢為人先、百折不撓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激勵著吾輩奮勇爭先、以天下事為己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添磚加瓦!
第一站:參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
實踐小隊成員首先抵達雨花臺烈士紀念館。這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國家級烈士陵園。一進入園區,入目便是九位英雄烈士英勇無畏的矗立于天地之間。他們雙手被銬,怒目凝視著遠方。遠方是壯麗的河山卻被敵人踐踏的瘡痍破敗,遠方是溫暖的家鄉卻被戰火摧毀的斷垣殘壁,而他們為了心中的正義視死如歸, 慷慨就義。歲月成碑,古木無言。他們背后的松柏郁郁蔥蔥,象征著革命烈士的忠魂永垂不朽。小組成員沿著旁邊的山道蜿蜒上爬,一路上大樹參天,遮蔽天日,似是先烈挺立,化作另一種形式,繼續為我們保駕護航。映入眼簾的便是位于主軸線上的兩個莊嚴肅穆的大字——“忠誠”,似古老的鐘磬緩慢擊打,清凈了腦中的雜念,徒留深沉愛國之情在胸腔里激蕩。逐步登上雨花臺主峰頂,高大的紀念碑聳入云間,巍然矗立。碑身的正面是由鄧小平同志題寫的“雨花臺烈士紀念碑”。碑身的背面是由著名書法家武忠奇先生所撰寫的碑文。紀念碑前立有5.5米高的烈士銅像。小組成員站在主峰峰頂上向下眺望,兩邊的花坪赫然是“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八個鏗鏘有力的大字。眼前的標語與身后的紀念碑,遙相呼應,警醒著小組成員勿忘新中國建立的艱辛不易,弘揚先輩大無畏的革命精神,銘記歷史,砥礪前行。
第二站:參觀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
小組成員一步入烈士航空紀念館,便注意到一個三頭六臂,身騎飛天虎,手挽朝天弓的“正義之神”矗立于紀念館之前。這尊雕塑氣派恢弘,震撼心靈,象征著中、蘇、美三國團結一起聯合抗戰。懷著對烈士的尊敬仰慕,我們向抗日航空英烈紀念碑廣場前進。數十豐碑不過寥寥數語就寫盡了他們波瀾壯闊卻又及其短暫的一生,級級臺階通向頂峰,頂峰的英烈碑在烈日的照耀下,沉默不語。小組成員立于碑下,沉重的悼念烈士英雄。無數英靈如同萬里長風輕柔的撫過我們的發梢,耳畔的蟲鳴仿佛是先輩在我們耳邊的喃喃教誨,夏日炎炎的陽光似是革命璀璨的光芒逐漸熨平我們的內心,無數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航空烈士的英魂將迭代無朽,正氣長存! 他們敢于斗爭,無私無畏的精神將與世長存!
第三站:參觀渡江勝利紀念館
小組成員來到長江之濱,秦淮河口,感悟南京城深厚的紅色底韻。這里是為了紀念渡江戰役勝利暨南京解放60周年建立的渡江勝利紀念館。整個展覽由序廳、“風雨蒼黃”、“天翻地覆”、“人間正道”、“勝利之都”、紀念廳六個部分組成。綜合采用多種展示手段,全面系統地展示了渡江戰役的背景意義。展區的第一部分是“渡江戰役前的國內形勢。”展館內陳列了當時戰斗人員的軍用用品,只此一眼,小組成員瞬間回到解放戰爭時戰火紛飛的艱苦歲月。繼續向館內前進,展柜里陳列著兩面紅底綠邊的大旗,旗上分別寫有“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標語。透過泛黃的旗幟,我們仍能感受到當時人民解放軍一往無前,無怨無悔,甘將熱血沃中華的錚錚鐵骨!由于國民黨政府背信棄義拒絕在和約書上簽字,為了建立新中國,掃蕩反動勢力,捍衛領土主權的完整,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立志將紅旗插遍全中國的豪情壯志也被用銅像生動的還原出來了。現場燈光、音效使小組成員沉浸式的感受到解放軍以一敵百,赴湯蹈火,浴血奮戰,最終解放了南京,為新中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的壯闊史詩。
通過參觀雨花臺烈士陵園、渡江戰役紀念館、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實踐隊員們對革命英雄的事跡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有無數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再一次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對于國家和人民的重要性。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從中共一大到中共二十大,從一窮二白到全面小康,艱苦奮斗,敢為人先烈士精神一直在中國人民的血脈里賡續,讓每一代人從歷史中走來,又從歷史中隱去。吾輩青年生逢其時,何其有幸,更應該傳承先輩大無畏精神,銘記歷史使命,不忘來時路,奮進新征程!中共二十大的召開,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青年人應當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牢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烈士精神外化于行,內化于心,堅信實干興邦,繼續埋頭苦干,同心同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奮斗終!
(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商學院 葛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